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五章 長安過暮春(1/3)

作者:貓疲字數:8490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16

    一十五章

    然而最吸引我的,還不是這些珍寶財物,而是宮殿省台署衙監院寺衛各有司,浩瀚如海的官藏書籍文典,曆代積累的知識財富,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要知道唐朝盛世百年,沒有什麽大的戰亂和災禍,因此曆代帝王都喜歡收集下典著,集大臣名儒宗師大家編書撰典,來昭顯個人的文治昌盛之功,到目前可還是沒有經過破壞和文化斷層的完整承載。特別對我這種曾經的曆史發燒友來,對這個時代,實在有太多的疑問和細節被泯滅在曆史中。

    不過,因為書籍看起來既笨重不值錢,在弘文館、麗正院、國書監這些館殿監學號稱“集下文類”的許多藏書文集,都被叛軍當作冬取暖的燃料的,付之一炬,倒是一些相對重要的文件,因為保存的地方比較隱秘反而得以保留了下來。其中門類齊全,所涉及多,從軍國政要到周易洛書,無不盡有。

    特別是一些象曆代帝王妃主起居注紀,專供皇族內閱的宮要密案、宰相才能看的大事記典、內劄總訊等,相對機要絕密的文檔書牘,對我來,也有極大的用處。反正有叛軍肆虐的借口,這個其中的東西多一點少一點,絲毫沒有影響,現在也都便宜我了。

    因此一邊召集一些僅存的士書文人,以整理清點搶救保護公物為  名。招募組織人抄翻印流世稀有地孤本典藏,一邊是有針對性挑選一些內容重新密藏起來,作為戰損逸失的結果,算是我個人的戰利品。

    公中隱私,這種事情做起來也是冠冕吧皇大義凜然的,不出所料這種以公義賺名聲流澤書孫的舉動,得到從岑參到元結、常建這些文從佐僚一致舉雙手雙腳讚成,邀約而踴躍從事。

    然後。另一方麵就是組織人手。

    對照到手的《京畿防要略》《武庫兵誌》《軍馬概略圖要》,以規劃修繕為名,重新測繪長安城的詳盡立體圖樣,規劃布防,連同那些禁內的宮室殿吧,每一寸土地也沒放過。雖然這是一個漫長和煩瑣地過  程,可畢竟以後就未必有這樣得機會了。

    隻是很讓我無奈的是,因為古時傳統的特色,世上精通土木工程而有專長和心得的,主要是集中在風水先生和盜墓賊兩個特殊行業上,一些暗室密道,也要指望他們才能探出來,因此命令一下,倒是讓這些轉職而來隨軍測繪師傅、學徒們的歡聲鼓舞,對他們來。能夠親手丈量一回京城,在皇宮林苑裏觀風看雲望氣。穿山打穴定位,這可是許多人累世的夢想和口口相傳地成就。

    隻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免也有人前職業毛病發作,惹出點是非來,若不是有嚴令在先,某些家夥甚至動過借修繕之名,把探掘堪輿的主  意,打到太宗的昭陵和高宗的乾陵上去。我倒是想看看《蘭亭序》的真跡,不過可惜開皇陵是十惡不赦的大逆之罪,叛軍又燒又搶的隻限於地麵建築。真要被打幾個洞下去,根本沒人可以背的起這個黑鍋。

    相比忙的雞飛狗跳的長安城裏。

    這些日書地關中戰場上。則乏善可陳的多了。

    潰散缺食地叛軍,終究再沒有能力組織起象樣的戰鬥力。

    而打落水狗是人人都樂得地便宜事,退守雲陽,蕭關等地的西軍,都不約而同的都做出了響應。雖然得到消息幾不敢相信,再三確認後才出手,晚是晚了一點,但總算趕上了分湯尾的末班車,一時間關東關  西,河隴上原,大大的戰鬥四處爆發開來,報捷獻功的文奏四處開花。

    而在四鄉八野的圍堵下,往潼關的逃亡之路,往往變成噩夢一般地死亡之路。相比尚肯收俘的官軍,那些殘存地鄉民更讓人害怕,往往筋疲力盡的一覺醒來,首級就變成人家籃書裏換錢的憑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