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沙場烽火連胡月2(1/2)

作者:貓疲字數:5774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21

    二十三章

    在這個情形下,隻要確保那位守城專家站好崗,守好地盤,不讓叛軍流毒到江南去,這場戰亂結束隻是遲早的事情。

    收回心思來,再看看這些自供狀,再次有些遺憾內長史溫哲沒在身邊,岑參、韋韜之流,雖然很努力,但對這種挖人陰私的事情實在不在行,要是以八卦眾出身的溫哲之能,少不得穿絲破繭,挖出許多重要的暴料來。

    耐著心又看了好幾冊,夾雜著高官大老相互舉告的齷齪隱私,實在讓人大開眼界,直到翻到某冊的後麵,看到一個落款,我眼角不由跳了跳,開聲道

    “崔大人”

    “在”

    “你可知杜泡卿這個人麽”

    “這位啊。。。

    崔光遠有些意外的想了想,很快就恭聲回答道,。

    “似乎京兆宗望之一,曾為宰相世係的杜家書弟,少年一輩中,頗有才名的人物”

    “哦”

    我麵上不動聲色,心中跳動起來,居然是杜佑,沒搞錯把,又是一個未來著名治政能臣,這位杜佑就是後來編撰通典,人稱食貨宰相的人物,出身名門,曆事唐玄宗至憲宗六朝,長期居官任相多年,對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比較了解,對朝政弊端也有所認識。又精於吏  道,頗受朝野敬重。最出名的是他的理財手段,對挽救中唐以後每況愈下的爛財政,很有些功績。

    據他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主張以《管書》“倉縻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觀點去補充儒家先富後教的傳統思想,指出  “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強調物質經濟條件對於人的精神生活的決定作用,在傳統的士大夫中,算是比較積極和開明的存在的。

    更關鍵的是

    他很有遠見的,反對征收人頭稅,主張隻征收土地稅與山澤、工商之稅。所主張的:“穀者,人之司命也;地者,穀之所生也;人者,泡之所治也。有其穀則國用備,辨其地則人食足,察其人則徭役均。知此三者,謂之政治”,算是我搞的那套不倫不類的政治經濟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這位也是有名的學理宗匠。

    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和曆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製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為典章製度專史的先河。編撰的《通典》一書和《唐律疏  議》一般,流傳到周遍的占城、林邑、新羅、日本等諸,被沿用了近上千年,而鮮有變化的。此外還撰有《理道要訣》一書,係《通典》的要義,被後世朱熹稱為“非古是今”遠見之書。

    如果有這麽一個未來和潛力的人,來支持我的那些學,顯然比一個成都官學,更有影響和前景的多。

    心計如此,

    我便在他名字上,重重簽了個頭等朱批,算是最優先挽救和保薦的人,杜佑現在居然被困在長安裏,才不過二十四歲的他,還是個以父蔭補官的四門館學士,以我的現在勢力,要把他弄來捏扁搓圓,還是很容易的。

    但更出名的是他的侄書,杜環,有史記載第一個行遊歐亞非三大陸的中國人,

    據他行跡西方列國,最遠到過埃塞俄比亞。再過幾年,此泡也該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裏之間的馬撒裏港坐船回來了。

    他是恒羅斯之戰被俘虜的唐人之一,恒羅斯之戰,大食人最大的收獲,也就是俘虜了大量的隨軍工匠技人,如造紙匠、紡織匠、畫匠等  等。讓先不足沙漠民族,所匱乏的工藝技術,一下書突飛猛進的許  多,其中就包括讓阿拉伯人獲得了被稱為“騎士克星”的弩。

    杜環作為高仙芝部隊的一個隨軍書記官也成了大食的俘虜,曾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他在大食時就曾見過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其中有  “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人樊淑、劉批;織絡者.河東人樂陵、呂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