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河北篇 第二百六十章 別來滄海事,瀟灑送日月。(1/5)

作者:貓疲字數:16950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40

    二百六十章

    我被彈劾的理由很可笑,擅自發兵,襲掠外藩

    看著恭恭敬敬,大氣不敢出的眾人。他們隻所以聚集在這裏,就是因為海南出了一件大事。馮越居然和我玩這個聚眾請命的把戲。

    “混帳”

    我很生氣,當場就罵了出來,不僅僅因為他的先斬後奏的處置,也不是因為連累我被彈劾“縱容門下,寇掠南海,行那盜匪之事”,唐朝不重視海權是出名的,這隻是一個攻擊的借口。當然了,並不是他們如何有海權觀念,也不是他們任何有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或許連這個國家名字,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聽,隻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攻擊我的理由,僅此而已。

    海南現在發展的不錯,糧食和各種加工品,自給有足,已經開始向島外傾銷了。

    經營一個領地,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要想在千裏之外遙控它,沒有一些自己的棋書是不行的,所以適當的製衡和分權是必要的,我麵前的人叫朱磊,就是安插的棋書之一,也是明麵上,從廣州至成都這條線  上,車馬郵驛的總負責人,需要他親自來述職,顯然事情頗為嚴重。

    作為海南發展的動力,海上的貿易是重要的一環。唐代之所以能橫行海上,就是因為先進的造船技術

    三國時期孫吳所據之江東,所能造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名戰士。孫吳滅亡時。光被晉朝俘獲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見造船業之盛。到南朝時,江南已發展到能建造1000噸地大船。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齊科學家祖衝之‘又造千裏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裏  ‘。它是裝有槳輪地船舶,稱為‘車船‘。這種船利用人力以腳踏車輪的方式推動船的前進。漕運上用就是這種船。

    唐代地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常、湖、杭、台  、江以及東方沿海的登州、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能造各種大河船、海船、戰艦。

    據在某些內河船中,長0餘丈,載人六七百者已屢見&g;  船上居然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  見。如隋煬帝南巡之龍舟,猶如水上宮殿一般,朝拜大禮,應有盡有。

    而貞觀年間,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  麗。命洪、饒、江三州造400以運軍糧。又命張亮率兵四萬,乘戰艦500。自萊州泛海取平壤。這時已經出現運載千人的戰艦。

    這時期建造的船體兩側下削,由龍骨貫串首尾,船麵和船底地比例約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於行駛。如船尾舵、高效率推進工具櫓以及風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發展和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創造了許多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如桐油混合石灰作為密閉材料的水密艙,比橡膠的應用早了近千年,還有用榫接結合鐵釘釘聯龍骨、水羅盤,星象定位圖譜等領先於世的技術壟斷。

    但在海南造一艘船,幾乎頂的上買其他地方四五艘新船,這就是大量缺少熟練工人和規模生產效應地結果,而且我對造船也不懂行,唯一的實踐經曆,就是在中學的手工課上用萬能膠和軟木片做過簡單的模  型,好在後來混過大航海時代地論壇,什麽滑輪組,什麽可調節橫縱  帆,什麽弧式龍骨,隻好把想法和建議一股腦全送過去,讓他們取舍好了。因此他們把隻是設計新船,當成滿足我某些特殊趣味的產物。

    而我在曆史戰事所獲,折以億萬計,其中相當部分,都被我變成一艘艘巨大海船,和無數地輸送往夷州海南兩地的原料物資。

    其中在廣州造五千料船一隻要0-400,洪州造的隻要0-州溫麻造450-490,60-400,此外還&l;|中屬安南造最便宜,但是因為技術限製,造不了五千大船,若是北方的登州造或者營州造,則要更貴一些,因為寒冷地帶的樹木雖然生長緩  慢,但更結實細密,因此用其做材料能夠把船造的更大,但造價幾乎要達到上千。

    其中造船最好的材料屬楠木,號稱千載不爛船、其次為木、鬆  木、榆木,最常見的就是杉木,當然成本和使用壽命也不一樣。作為一古代森林資源豐富的大帝國,從閩中到嶺南沿海,最不缺少就是這些巨木了。

    而這個時代還是大船巨艦的時代,海戰還是火攻、衝撞、接舷以及白刃戰為主流,所謂的投石、強弩,在江河上用用火力支援還可以。但一到茫茫大海上,在飄移和動蕩中就很難有什麽準頭和命中。因此誰的船更大更堅固,能夠攜帶的東西更多,誰就有橫行的底氣。再加上獨有的水羅盤和水密倉,這也是為什麽當時技術最先進的唐船,可以通行兩洋三海的緣故,隻要待足了武裝和護衛,那些阿拉伯海盜的舢板,很難對產生什麽威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