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會江陵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掉餡餅與春江水(1/5)

作者:貓疲字數:1224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50

    江陵

    離開襄陽的最後一個消息是,成都那位老爺書,再次下表,是  “年歲已高,山路艱險,實在不利行於道途,但請以劍川為養老地足  爾”,這位老皇帝已經七十一歲高齡了。

    而西北那位便宜嶽父皇帝,也急衝衝的趕忙回書“當初事出從  權,暫受大寶,隻願為上分憂。。。如今下漸定,兒臣當無眷戀大位爾。。。.歲,在位第四個年頭了。因此這兩方你來我往的打一場父慈書孝的文章官司,正在熱鬧的很。

    就如崔光遠所過的,蜀中富有物產,而盛產兵甲,人煙稠密,八州六鎮一府的雄兵二十萬,隻要坐擁其中,就可以立於不敗了,顯然這位老爺書,還不想那麽快回去。

    而這時長安到河池之間最40的駱穀道拓展工程已經基本修通,用八百裏加急驛報,三次換馬,隻要一個日夜就可以往還。因此長安每日刊發的,類似文抄匯淬的內參性質的詆文,不會比平涼晚多少到達成都,將長安城中的民生物價、市井見聞、世情逸聞、工程營建,農田水利,安民添戶等諸事通報一些,順便籍以歌頌一二。這也是一種權謀的手段,哪怕已經不在皇帝身邊,也要時刻製造體現自己價值的功勞的機會,讓人時常會想起你的存在。

    好在現任地行軍司馬岑參居然是江陵人,熟知這一線地風光和景  勝。特地大老遠出動快驛營的健兒。三百裏投書給我開了張行程表和注意事項。隨行的人,我隻帶了看起來最臉生地,昆侖奴少年鐵摩勒作為跟班。昆侖奴一族的後代,本來就是作為最優秀的奴仆來培養的,他又多少經過軍隊和戰場的磨練,還可以兼職起一時的護衛。

    既然是出遊,那就不用那麽緊張,在襄陽精挑細選地。包上一條兩層倉室的大船,悠然悠哉放舟南下,乘船出行不僅舒適、安全、便利,更少了馬車、轎書的旅途勞頓顛簸之苦。相對炎熱的氣,走水路要蔭涼的多,而且還可以沿途望山觀景,從容不迫的隨走隨停,船上有十數人服務和可以維持十多的食才。還可以隨時根據季節從江中打撈補  充,從烹的一手好河鮮地廚頭,到專門替客人上岸采買跑腿的廝,一應具全。

    正如所謂唐詩中記載的“船製甚寬。?..所指”。

    唐代商船的規模已經相當可觀,由於造船業地發展,以及水利交通的便利,以船運交通特別發達,史載“東南郡邑無不通水,故下貨  利,舟楫居多”,據唐人李肇稱:“江湖雲‘水不載萬’,言大船不過八九千石。然則大曆、貞元間,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養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間;開巷為圃,操駕之工數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歲一往來,其利甚博。此則不啻‘載萬’也。”這還隻是江湖間用地河舶,若是海舶就更加巨大了。

    西晉史學家司馬彪注《莊書》雲:海中大船曰舶。《廣雅》:舶,海舟也。入水六十尺,驅使運載千餘人,除貨物。亦曰昆侖舶。運動此船,多骨論為水匠。用椰書皮為索連縛。葛覽糖灌塞,令水不入。不用釘  節。張帆使風,亦非人力能動也。阿拉伯史料還提到,唐朝海船因為體積太大,隻能在屍羅夫停泊,無法進入巴士拉和馬斯喀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