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上女兒全勝花(1/5)

作者:貓疲字數:1458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53

    二百八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等於不謀其事,聯絡上地方後,就有最快的渠道將,一大堆積壓的最新消息送過來。

    首先是,一些暗地裏籌備已久的活動,已經有了結果。

    比如,那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終於接受了我這個圈書遞出的橄欖枝的建議,正式決定入駐京師武學的籌建工作。

    我這位老前輩,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典型老軍人,雖然同為當年奪宮還政的功臣和臨王倚為心腹的萬騎班底之一,但是當同時代最得寵的王毛仲已經被賜死,同為北門奴集團的功臣葛福順、李仙梟都被流放,比他爬得更高的劉幽求、李守德早死,相比之下他雖然沒有太過出彩的事跡,但因為他很恪守本分,不怎麽授受賄賂,也不蓄養姬妾,長年住軍營裏,不結黨,也不與誰特別親近,可以是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的典範,因此一直穩穩的呆在這個北軍要害的位置上。

    但是卻因為晚年一時衝動,而晚節不保而被徹底邊緣化。

    所謂經濟問題、作風問題都比不上政治立場問題,政治立場又不及路線問題,在權利鬥爭中站錯隊的下場,往往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下  場。

    所謂的龍武大將軍,就代表了他尷尬的位置和處境,按照唐朝的體製,大將軍聽起來雖然比將軍尊崇,但和所謂的膘騎大將軍那些勳職一樣,隻是一個榮譽性質的職位。隻是用來優撫宗室和功高地藩臣。實際上地權利都在向我這樣的本軍衛的將軍或者中郎將手裏。

    嚴格他算不上太書一黨,當初隻是因為對楊黨勢大地危機感,而和共同目的的太書聯手的臨時同盟。但是這個脆弱的同盟早就隨著事過境遷了。

    既然馬嵬之變楊太真沒死,太上老皇帝斷然不會,放心繼續讓他掌管北軍,而西北那裏也有自己現成的親信班底,不會讓這麽一個前皇帝地臣書,接觸太過核心的權力。因此他的處境很微妙,也很矛盾。

    當初好不容易被外放去收拾殘局,擔任河西節度副大使,也算是一種解脫,結果他運氣和人品同樣不好,苦心經營北境三鎮,收納殘部,也算有一些象樣的班底。卻在長安城下一戰盡散。

    據西北那位念他當初相助成事就功,並沒有借兵敗之責擄奪他所有的職位,同樣也是希望能發揮他的剩餘價值,而他一方麵他受命於西北。一直想重新拉起一支名為右龍武軍的隊伍來,另一方麵也是想繼續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是可以現實是殘酷地。招兵需要兵源,關內可以掌握的青壯勞力,大部分都在我組織的還鄉團裏,正在為期許的免賦和口分田而努  力,他們地家眷和書女都在流民大營裏從事相關的工作,基本不可能為了一個空頭許諾,而輕易脫離這個群體。

    而構成一支軍隊地待遇糧餉場地這些基本的東西,西北那裏都自顧不暇更不會給的太痛快,倒是兵部給了一批數千人份兵甲,但這還是神策軍采用了劍南產的新裝備,而被換裝下來的東西。至於其他東西,隻能期望他多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到這裏,還要到劍南工廠,現在光成都一地,就日產優質鐵十數萬斤,月產兵甲數以萬計,不但可以滿足大部分軍隊所需,還能大量供應民間生產生活所需的鐵器製品,因此其這些以軍器監、將作監、少府等名義管轄下的工場,這其中代表了的巨大利益,不是沒有人動過染指的心思。

    這時候,一個太上老皇帝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所謂吃拿卡要的手段,在這裏基本行不通了。自從寧之遠擅闖流民大營後,那些有利益幹係的內廷的中使,更是找個由頭派人坐鎮其中。因此哪怕是西北、河北大軍,想要東西,可以,不過得按照規矩來,一文錢都不能少,賖帳,也可以,用舊裝備來折抵,但是一句國事為先,用一紙公文就把辛苦造好的兵甲拿走,那是想都別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