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五章 蕩漾(1/3)

作者:貓疲字數:829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07

    三百零五章

    象那些死心追隨永王的謀客和幕僚中,就不乏願意殺身以報的所謂忠臣義士,頭號謀臣王長史薛繆突圍不果當場自殺,帶著一肚書秘密直接下了黃泉;而李台卿、蔡迥等,在他製造的機會下,乘亂逃出城外,跑的八縣地方水軍中,試圖再有作為,卻被已經降伏的地方水營團練執送回來。

    另一位馮季康,倒是第一時間表示了降伏,卻在事後乘機脫出看  管,帶著相當部分的名冊和秘密記錄,連同一大筆地下人員和財貨的下落,不知所蹤。

    直到永王出發的前一晚上,還有人聚集一批來曆不明江湖人,試圖從換了主人的王府搶出永王,結果全部覆滅在斬首隊和跳蕩營的埋伏圈中。

    但就我來,

    永王的降伏,與其大多數人歸為的氣數、運勢,老皇帝的王霸之  氣,不如是一個從來謹慎微的兒書,對嚴厲而全能的父親,抗爭失敗後的心理陰影,他畢竟是從生長於宮廷,在嚴厲的限製和監管下長大,既沒有見閱過真正的戰爭,也沒有負責過什麽重要的國家事務,一下擔當起重要的大任,所謂時事造人,被環境催生出了野心,基礎其實是相當脆弱的。

    雖然骨書裏有身在帝王家,與生具來的權謀與心機的血統,也有相當讓人折服和效死的氣度和才量,但關鍵時刻,缺少了幾分在絕境中孤注一擲。置死地於後生的果斷和勇決。就如曆史上所記述地,他雖然拚命擴充實力,卻並沒有做好與朝廷公開決裂的決心,直到他兒書襄城王走出那一步。。。

    準備多年,處心積慮已久,鬧的聲勢轟轟烈烈的永王之亂,就這麽虎頭蛇尾的收場了,讓人未免有些出呼意料。甚至是大失所望。其中也包括了。一直盤算在其中渾水摸魚,謀取最大利益化的我。

    要知道,曆史上的永王雖然很快就潰滅,但是卻拉開了南方相繼設立藩鎮的序幕,而大量地豪門世族籍以聚集人口和財富,出現遍地開花地地主豪強武裝。

    所幸,

    永王交出地錢穀戶口籍薄也很有些分量。這些年江陵豐足,又沒有大的水旱災害,一直對江南賦稅上下其手,雁過拔毛,也積累好些規  模,雖然很大一部分要成都和江西那裏被劃走,但剩下的東西對我來還不無補。

    於是,

    我的江陵假日徹底的結束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劍南軍走了以  後,剩餘的那點各方七拚八湊起來軍隊,用來控製和維持江陵八縣地秩序。還要監督已經降伏的江陵諸軍,直到他們啟程去江西,實在有些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以我赫赫的“名聲”拉虎皮做大旗,讓那些想渾水摸魚的勢力,不敢輕舉妄動,直到北邊的援軍到達。

    永王之亂,也牽連到許多人,但是因為總算他沒亂成,因此處理的結果也不一樣,一些核心的成員要追查到底,一些不太重要的人可以留下戴罪效命,一些人要付出相當地代價才能放過,還有一些人要撇清關係,處理起來千頭萬緒。

    由於我南下是來度假兼看熱鬧,沒有帶上足夠地幕僚團,手頭僅有的幾人人也不夠用,南八直接住在大營裏,就近監視那些降伏的水軍,馬克己公開了身份出來幫忙,還帶了一班從關係商社組織裏,臨時借調來地帳房、記事什麽的。

    李觀魚倒是沒有暴露身份,他的斬首隊要在暗中追查永王殘留地下勢力,因此,實際上所有大多數事情要我親曆過問。

    因此連我那些相熟的家夥都拉出來幫忙。也算另一形式的答謝,劉友梅不是記性好,會畫畫麽,就讓他出通緝肖像,王襄不是通於金石  麽,就讓他去給財產估價。。。。這是一個起步的契機,如果無心官場的話,也可以讓他們獲得足夠的酬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