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七章 謝禮與不速之客(1/4)

作者:貓疲字數:1068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14

    “文貞公的家人,已經來過拜謝了”

    坐上回家的馬車之前,崔光遠緊跟著遞過一疊冊子過來。

    “隻是大人不在府上。。。。。這是祥理最後議處的名錄。。。”

    “上來,給我祥理的情形把”

    “是”,他上車盤坐在我麵前。

    祥理使最後推出來的名單中。

    對叛臣的議處分六等,其中首惡的達奚荀等十八人處腰斬,妻子家人具沒官,陳希烈等七人勒令自盡,罪不延及妻女家人,其他或杖、或流、或罷的大約涉及一千八百多人。

    南北兩朝對處置叛臣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前宰相燕國公張的兩個兒子,前邢部尚書張均,太常卿駙馬都尉張自身上。

    文貞公就是張的縊號,此君出身河東名門,前後三次為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評文苑,獎掖後進,深孚眾望。

    他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重大事項,多特承帝旨撰述,尤長於碑文墓誌。與另一位封許國公的大學士蘇齊名,號稱燕許大手筆,也是老皇帝從龍的功臣,更對今上有保全之功。

    當年太平公主與老皇帝,矛盾最激烈的時刻,無所不用其極,老皇帝不想要這個兒子,多虧了張將打胎藥給換了,才有了今那位陛下。他死後繼前人魏征、陸象先、宋景之後,被第四個追贈諡號“文貞”的大臣,要知道自古以來,帶“文、武”等字眼的諡號莫不是代表著響應的成就和功業。連皇帝都不能亂用,這乃是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最高的理想和成就。

    而張氏二子因為父親地關係,打常在南內行走,與今上從就是玩伴,成年後更是取了寧親公主。

    因此西北那位顧念前情舊故,一直希望能夠把他們從斬刑的名單中剔出來。但是依例報送成都的時候,卻出了岔子,老皇帝對名單的其他人都沒有意見,惟獨在對於張氏兄弟態度上,是出奇的堅決。

    這卻是有一番淵源的,我做為經曆其中的知情人之。當初老皇帝西幸時。一路陸續收攏出逃地臣子。包括高力士再內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當朝的臣子中。以張氏兄弟出身宰相世係的名門,又身為陛下皇親和寵臣,最有可能性趕來赴難,而象房倌之流,曾經是安祿山推薦過的名士,如果心存觀望,多半就不會來了。

    為了盡可能。保全這些忠心的臣子。甚至讓我派人潛回長安附近打探。結果事實正好相反。所謂官場中地作風問題,經濟問題。政治問題都不是真正地問題,但是路線問題,才是最大地問題。

    站錯隊伍的代價是很慘重地,因此房倌以侍郎之身開始飛黃騰達,成為行朝中屈指可數的宰相之一,而作為他的反麵代表,老皇帝對張氏兄弟的動搖變節,尤為痛恨,特地下了所謂“叛臣不可輕肴”的誥書,這樣西北那位陛下也就沒有辦法。

    於是,本來是想托轉張雲容那邊的關係,讓我給他們搞點減罪的理由,但由於我一直在隨軍四處奔走,那些人不得不將腦筋打到我家丫頭地身上,甚至連那位陛下,都來了一封家書,後來不知道是怎麽操做地,總之得顏稍稍寬許。

    結果是,前太常卿駙馬都尉張自,在十前在大理寺的半頭柳下被處斬,據當時圍觀地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畢竟有唐一代,一向對官員恩遇有加,有八議之條,還有官當、贖、減的保護政策,這種傳統,甚至一直推延到現代也屢見不鮮,因此後世人爭相入黨,謀取公職,為一個公務員的職位爭的頭破血流,就是那些撈偏門起家,一向讓人看不起的爆發戶,也不惜花大價錢捐得一個人大代表頭銜,為的就是在將來犯事的時候,多一張贖免減刑的護身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