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五章 關上思(1/4)

作者:貓疲字數:10814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26

    半個多月後,我已經站清溪關殘破的城牆上曬太陽了,有數千口族人做人質,那幾個河蠻頭領,還是順利的用壓糧官的身份,帶著前鋒騙開了南沼鄉兵留守的關城。

    清溪關位於州越郡北、大渡河南,因為關前周圍是高山深峽,碧水奔流,故名清溪,幾個然地裂形成穀道,分別通向不同的地域。其地連山帶穀,夾漳臨溪,倚險結關,恃為控禦,古時西南夷入犯,必經此道。

    州越郡,為鎮撫西南而製,設有新安、三阜、沙野、蘇祁、保塞、羅山、西瀘、蛇勇、遏戎九子連環城,以清溪關為樞紐。

    這些漢裳蠻願意反亂的理由很簡單,又要被迫背井離鄉,因為在其國內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在一個地方人口繁衍到一定規模,就會給強製拆分,大部分青壯分別遷徙到其他更蠻荒邊遠的地區去,以替南沼改造開發邊境,移風易俗。而空出來的土地用來安置白蠻和封分黑蠻。

    南詔國行施統治權,自然要和諸族接觸,在接觸中諸族接受一些較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蠻的“故俗”,設立節度使也是為了用兵力迫脅,破壞諸族的閉塞生活,使其人力物力資源為國所用,遷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漢人最重鄉土。要他們離開熟悉的地方,顛沛流離是很痛苦地一件事情,除非大範圍的災人禍。而那些混居的金齒、漆齒、銀齒、繡腳、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後部落。這些部落要通過三譯四譯,才能與南詔言語相通。自然不用擔心他們會與漢裳蠻串聯勾結,影響南沼的統治。

    剛好這一批與河蠻的漢裳蠻,又快到了二十年的遷徙之期了,如果在南沼國內。也就這麽忍受下去了,但是南沼大舉出兵也給了他們一個重新聚集的機會,為了防止這些尚未完成馴熟地部落在國內空虛時作亂,也是為了削弱他們的實力,因此大舉征發從軍,以這些生蠻部為先鋒。府軍和鄉兵為中堅。王軍為預備隊和督戰。驅使攻占四方,連漢裳蠻也的擔負了勞役輸送的任務。

    於是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就有了這次反亂投誠事件。

    為了生活,大量漢裳蠻組成的行腳商人和馬幫的足跡,遍部布了百蠻各族最邊遠地地區,甚至遠抵竺和驃國。因此,對南沼國內地地形道路,最是通達不過。有他們做內應,還有鳳迦異這個活招牌。一路勢如破竹。地確省卻了不少麻煩。

    更多的時候,是裝成鳳迦異地部下。打著他的旗號,用那些河蠻做門麵,派人騙那些四散的南沼兵聚集起來,然後一舉成擒。由於這裏人馬看起來有糧食武裝也好,還真騙倒了不少人,許多人都是跑來排隊等開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稀裏糊塗的做了唐軍俘虜。

    但隨後才沒收複多久的清溪關,就經曆了一場考驗。

    尾隨著他們,接踵而來的就是南沼兵潮。為了取得回家地通道,南沼人在堅城麵前,可以是爆發出了相當可觀地勇氣和信念。

    滿山遍野,獸衣披甲的蠻兵,象大海海嘯一樣,不知疲倦,也似乎沒有盡頭地衝擊著殘敗而搖搖欲墜的城頭,多少能穿上部分鐵甲的,幾乎是十大節度使的常備軍和王軍,然後是自備武器的府兵,他們的按照同鄉和地域的不同特色,既有高地黑蠻的短衣獸袍皮胯,也有低原白蠻曳地的麻衣苧布纏頭纏身,各自又分做各類行具的袍服穿戴,組成大大與塊快五顏六色的海洋,

    再就是附屬各族所出的族兵,裝備就更不如了,除了少部分看起來明顯是首領衛隊的藤甲,竹甲外,大多數人連外甲都沒有,相當部分赤身裸體的隻有胯下一團不名材質的包裹物,甚至手中還拿著木標、石斧,骨錘這類原始風味十足的的武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