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六章 被告與國書(1/5)

作者:貓疲字數:1645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37

    送走這位不速之客,我再次沉思起來,山南兩道節度使崔圓突然派來他的首席長史,不會隻是為了道賀,兼表達了隨龍武軍共同進退的意願這麽簡單,這位崔使君雖然名聲有點不好,但卻是很懂得望風站隊的人,無論是李林甫時代,還是楊國忠時代,或者是劍南朝廷時期,無論怎麽動蕩起伏,都離不開他的一席之地。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平定一國之功,足以讓龍武軍與河東、朔方這些老牌勁旅進行比較和分庭抗禮的資本,平定內亂的功勞再大,還有什麽比開疆拓土的榮譽更加激動人心的,雖然這在多數人眼中算不得什麽實力強勁的大國,雖然這些功勞有很多那些邊軍的作用,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運氣,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龍武軍更加樹大招風了。

    對這些長期依靠龍武軍而存在的利益集團,無疑也是更有保障的將來和期許。崔圓的表態隻是一個開始的信號而已。

    總而言之,這是會麵是一次成功的,熱烈的,親切而勝利的交流。

    作為山南軍幕府的頭號人物,對方很是滿懷感情的回顧了一番,長期以來兩府兩軍將士並肩作戰合作無間的傳統和友誼,並就如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麵對的新挑戰,在老一代領導者的偉大思想指導下,在新一代領導這的親切關懷下,做好承前啟後,冀望將來的偉大事業紜紜。。。。他最後才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才讓我心中稍稍一驚,

    “河北地安西北庭軍已經抵達平涼。。。率領回紇兵的葉護王子,已經先行一步回朝接受朝廷的封賞和賜婚。。

    才回來休假上三,西北就搞出這樣的大動作來,果然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我怎麽會不知道,隨著這隻百戰不易的勁旅回歸行在,再加上地位一貫獨立超然的回紇兵,將為西北朝廷的實力。增加一個重重的籌碼。

    現在下初定下,西北朝廷首先要解決地,就是郭子儀朔方軍的出路問題,這位郭元帥帳下兵將之廣。已經遠非大出大迂回的十萬西北軍人可比,不但在戰爭中越打越發壯大,還大量各道曆次戰敗潰散官軍。甚至還有相當部分來自對方陣營的降軍,其規模和綜合實力,堪稱下第一大軍事集團也毫不為過。

    不過這位老元帥是個知進退地精明人,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曆史的軌跡一樣,帶著一身榮譽和爵賢去做一個快樂的好色老頭,而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是李光弼地河東軍,因為某些人的刻意作為之下。那裏集中了北方軍隊裏最高密度的胡兵胡將,雖然一直作為被削弱的對象,但李光弼中興戰功第一、兵法奇略無二的牛人,在他的統帥下,卻在不停扯後腿的動作中,硬是錘煉出一隻強悍的藩漢馬步鐵軍,單論其戰鬥力甚至要超過被各種勢力嚴重灌水地朔方軍,以他們胡人兼具功臣的敏感身份,西北朝廷也很頭痛。如果一個處置不當,那是不會比安史之亂更輕鬆的大規模叛亂事件。

    事實上,真實的曆史中,李光弼一被調離軍中,這些桀驁不遜的軍將,就想鬆開韁的野馬一般紛紛開始鬧事,甚至以討鬧糧餉為名。犯下大不惟的殺死新任的主官進而四處搶劫地方。

    最後是我一手打造的龍軍集團也算一個。雖然成軍時間最短。而且戰績也不不上那兩家,但卻擁有最豐富地資源和強大後勤保障。雖然正常編製不過五萬之眾,卻比那兩家更加優越的條件和身份,再加上背後讓人無法忽視的太上老皇帝。

    西北朝廷真要到那一步,也和南北分裂內戰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篡逆逼父是一個很不好聽的名聲,以唐太宗的英明神武,也逃不過一個奪字,雖然開創了貞觀之治,卻也開了一個壞頭,然後從太子承乾、到魏王泰、到吳王恪,他的子孫們是赴後繼地有樣學樣地試圖效法玄武門之變,幹倒兄弟逼退老子,謀取那個大位,等到太宗痛定思痛,這才便宜了性格還是才華都相對平庸的高宗皇帝。

    但是這種破壞遊戲規則地嗣位之爭,卻一直被延續下來,不用太上老皇帝是如何勸他兄長讓儲的,又是如何讓睿縱皇帝變成曆史上第而個無奈的太上皇的,直到現今還出了永王這個鮮活的例子,因此,君王垂範下,為子孫後代計,非魚死網破這種先例,是不能輕易開頭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