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六章 門戶與物議(1/5)

作者:貓疲字數:2106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8:11

    四百一十六章

    “已經妥當了。@泡@書@吧@中文網@超速更新最新章節*提供在線閱讀。。”

    沙盤完成後,崔光遠倒是派人送過來一個口信,隻有這麽四個字,我卻輕吐了口氣。

    為了這個輕描淡寫的妥當兩個字,不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又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家破人亡,遠戍邊荒。

    大出我的意料,在龍武軍表態後。

    雲陽的那件看來很轟動的事情,比我想得更短的時間內就被自上而下的強大壓力給和諧掉了,至於當初事情真正的起因,已經不重要了,軍隊的體麵顯然比地方官府的體麵更大,而且後更不好對付,但更主要的是,對方的運氣很不好,難的時機不對,朝廷中那些大老們中,雖然不乏有心給連軍戶都這麽驕橫跋扈的龍武軍上點眼藥。

    可惜遇到了非常時期,大人不希望在番國使團過境的時候,生什麽群體上訪事件,給朝的臉麵抹黑,既然無法讓軍隊的一方服氣低頭,那犧牲弱勢的另一方“刁民”,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於是事情毫無意外一邊倒的結果,當地官府以火箭一般的處理效率,判罰那幾個村子的賠償和勞役,而且是在軍戶的監管下。

    當地參與械的幾個大宗族的一些頭麵人物,直接被栽上一堆“聚眾作亂”“魚肉鄉裏”“私藏軍器”“非法結社”“損壞公器”“偷掠軍產”之類的罪名,在無數熱心地軍戶圍觀公審下,流放到下受降城區,那裏還有許多龍武軍地士兵,等著和他們好好親近一番。

    當然,那些軍屯莊逃不內部的整風運,主動援手同伴的行為該賞,擅自出動武裝的該罰,不懂得直接找罪魁禍下手,而去不分青紅皂白到處打砸搶,亂搞一氣的更該罰。處理不好地方軍民關係,讓事情捅到我麵前的,也脫不了責任。

    這個機會,也整頓下軍屯莊建立以後,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和弊病。光靠以鄉黨為紐帶地擔保連坐製度還不夠,還要盡量把這些親族同鄉的淵源給拆分開來,形成管理人員的流動,一些來曆不妥當的人員,寧可有反彈和損失,也要清除出去,龍武軍不養沒用地人。

    然是我過於認真。想地太嚴重了。河北各軍不分敵我百姓燒殺搶掠地時候。那些朝廷大老們。也不過是幾個不癢不痛地申斥。

    不我也沒有多少心情為他們多愁善感地感歎了。這個世上可憐地太多了。我要先顧全好用身價性命前程追隨我地人。才可能有多餘地同情用到他們身上。

    過了響午。直接在衙中用過飯後。睡片刻精神一些。隨即有人遞上今早朝地摘要。

    早朝地時候。有人提出按照前代地慣例。晉尚書左仆射岐國公郭子儀為北平郡王。不出意料被這位老令公以恩榮過甚。惶不敢受。給謝表拒絕了。

    不過我懷疑提這個建議地人。很有惡意趣味。前代地西平郡王是反賊大頭目安祿山。東平郡王哥舒翰幹脆被人陰死在潼關。

    既然郭老令公頗有廉頗不老地誌向。軍中廣大地將士也強烈呼籲。國不可無改委。改委不可無奧特曼。嗯錯了。是國不可無朔方軍。朔方軍不可無郭令公。朝廷也勉為其難。仍令操勞國事。

    然後是更高層次一些的內朝決議。

    宰相們在政事堂裏商議的東西,雖然號稱國家機要,但是其中大多數常規事務及重要決議的東西,對居於統治上層的少數人來,屬於不是秘密的秘密,我正好在這個少數人中的之一。

    其他人或許會從各自的派係,鄉黨等渠道得到一些模糊、大概的消息,但是內容就沒那麽準確,甚至得到刻意曲。

    薛景仙口述的正是麽一份新鮮出爐的討論稿

    “劃道之議中,已經確立了河北、河東、河南幾處。。。”

    “其三河之的河北道,擬定將被劃為為幽燕、河北、東三道,”

    “河東道擬分為河內、雲中道。。。。。”

    “河南道擬分淮北、河南道。。。”

    我閉著眼睛,靜靜聽著,一邊腦子裏浮想&g;。

    李泌不愧是手腕高超在曆史上侍奉過四代皇帝的超級能臣,他在河北以總參軍國府的名義,大刀闊斧的清兵汰吏,將原本的二十多家的大藩鎮,裁撤的隻剩最大的七八家,再經過這分道一劃,就更加無害化了。

    由於,

    長期在朝廷虛內重外的政策下,安史之亂中叛軍的主力,可以是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為的邊軍,朝廷平亂的主力也是河西、朔方、隴右、為的邊軍,再加上其他臨時以地方部隊擴充來的新藩鎮山南、河南、淮南兵,以及臨時調回的安西北庭、劍南諸道勤王軍,外藩諸胡、西域列國的聯軍。

    幾乎都是外軍在做主力。

    而作為朝廷直屬的中央軍,幾乎沒有什麽出彩的功績,也就一個北衙留軍龍武軍到處奔走扮演救火隊的角色。

    因此那些地方部隊擴充來的新藩鎮,反而最好解決,他們的根基不深,戰鬥力也不算最強,組建也就這幾年,朝廷隻要有足夠的安置措施,一紙詔書就可以輕易解決,其中以顏真卿為的河北四柱臣和宗室兩王為典範。

    然後是那些在戰爭中不斷擴編的邊軍係統就沒那麽容易了,他們有曆史悠久的傳統和以世襲軍戶血統構成的大山頭。抰百戰之功,廣有就食之地,一個處置不妥,就是不亞於安史逆黨的禍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