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三章 補償與破滅(1/5)

作者:貓疲字數:1284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9:04

    &l;ifrae  sr="///hl/lik/599_1149.hl"  idh="760"  heigh="9h="inidh="="n"  fraebrder="0"&g;&l;/ifrae&g;

    所謂的富貴城,專供回紇可汗和上層權貴落腳,短暫定居的大型據點,突厥時期是明文禁止建立城市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勝過唐人人就在於遊牧的機動性,而回紇常年與唐關係密切,從政權官製到風俗衣冠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因此他們遊牧的同時,建立了很多定居點。

    像這樣專門建立在水草地附近的大型據點,還有好幾處,也被稱為回紇行宮,也是可汗掌控那些邊遠部落的手段之一,作為回紇可汗的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這些據點之間遊曳放牧,巡查自己名下領地和部眾,而曆代可汗每征服一個強大的對手,就會在被征服地,水草最好的東西,築上這麽一個長期據點。最初是方便避風過冬,後來幹脆變成統治手段的補充。

    其中曆史上又以牙帳城、可敦城、富貴城三處規模最大。牙帳城其實就是隨可汗移動的城市,在亂戰中被燒掉大半。可敦城又稱公主城,乃是娶了唐朝公主後,為了適應生活的變化而建立的,因此再也沒有出現的機會。

    由於回紇長期接受中原和西域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因此這座富貴城,也是數年前粟特人和唐人在娑陵水上遊支流仙娥河邊建造完成的,這裏也是邊州入四夷大道————中受降城入回鶻道的重要據點。

    大唐境內的商人,從中受降城經烏德山回紇衙帳,至仙娥河北岸的富貴城,再北至骨利幹,又西至都播,再北至堅昆。

    行程幾千裏,沿途經過呼延穀、鷓鴣泉、麚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一長串據點和驛站,組成名為回鶻道的草原商路。

    是城,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土圍子,夯實厚土牆頂端,平整出粗糙的垛口和過道,就算是一個城圍了。

    城中的建築物很淩亂,但是大多數都不高,樣式也很簡陋,最常見那種土圍帳頂的地窩棚子,而與城牆之間的大片空地上,正是大片席地而立的帳篷,終日不會幹燥的爛泥地麵,滿地排泄的成群豬羊。

    城中僅有少數像樣的建築主要是可汗行宮和貴族們的居所,和靠近中心一些水塘溝渠等公用建築。以及拜火祠、葬塔等宗教場所。因為草原上缺少建材,連像樣的山林和大樹都很少見,因此這些建築的材料,都是那些朝見可汗的部落,從大老遠的山區,乃至極遠西域一路進貢過來的。

    行宮不大,卻是按照唐人的宮室樣式,用碎石砌壘城基和牆體,泥糊的牆麵,立柱木架的斜頂,但是內部的雕飾文彩,卻是充滿了西域的風味,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冰冷的牆壁和地麵,全部被華麗精美手工織毯和珍貴的皮毛,還有氈布做的帷帳覆蓋起來,再加上一年到頭都在燃燒的巨大火塘,因此一點都不覺得潮濕陰冷。

    由於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因此富貴城周圍還有大片的耕地和果園,以及大量從屬王庭的耕民和牧戶,能夠向短暫的季節內。王庭提供一些諸如蔬菜水果糧食等比較奢侈的需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