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三章再變(1/4)

作者:貓疲字數:1060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9:34

    青海部,與其是一個族類或是部落聯盟,其實隻是一個地域上的概念,所有生活在青海這片土地上麻羊(大羊同)、蘇毗、退渾(吐穀渾)、黑種黨項,白蘭羌,以及那些叫不上名號的西羌眾,乃至乙弗骨等諸種鮮卑後裔,突厥、西域種的雜部都可以算作青海部,

    而以西海為分界線,西北酷熱幹燥的柴達木盆地和西南昆侖山下不毛的鹽堿荒原,除了商旅和季節性遷徙的部落外,幾乎是人煙罕至。東南是分布在山地間,河川衝刷出來肥沃的大穀底,東北是祁連山下雪水灌溉出豐饒的連片草原。

    也是大唐和吐蕃交兵的前線和反複爭奪的縱深,兩國恩怨糾纏了上百年,大戰事無數次,生活在這裏的青海部,已經習慣了戰爭,無論是被戰爭侵擾,還是成為戰爭的策源地。

    有條件的遵循和服從強者,習慣付出犧牲和代價,已經刻在他們的骨子裏。無論是低地來的唐人,還是雅礱大山中走出來的吐蕃人,這些青海部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延續的方式。

    現在唐人勝利了,並取得了大部分青海的統治,那些曾經親近吐蕃或是與吐蕃關係過於密切的領和家族,自然紛紛逃亡或者幹脆被部眾殺掉,把頭顱獻給唐人請求寬赦,然後派出青壯,追隨唐人的軍隊。沒有參加遠征低地的部落,得到了寬免。

    出力者得到獎賞,順從者得到保留,從敵者予以清算,剝奪土地人口牛羊,殺掉頭領以儆效尤,冥頑不靈者,攻破後舉族幸存者給按照輕裝男女老幼分類,賣到低地去。

    大片的土地和草場被置換和遷徙,農田和草場重新被劃界和進行分配,寧可冒著反彈、抵製乃至重新叛亂的風險,在刀槍下堅決而緩慢的推行著,無處不顯示出唐人長久經營和統治青海的決心。

    劃分出來等級和風險不同的區域,

    但這次有些不同,隨著卷土重來的唐人大軍,還有大量蜂擁而至的各色商人和工匠,

    他們明顯與軍隊關係密切,卻擁有自己的護衛和馬幫車隊,在那些部落附近,沿著河流和道路築起一個個土圍子一樣的臨時商棧。然後成群結隊的在那些部落附近晃悠著,

    他們幾乎什麽都收,什麽都要,看起來野草一樣滿地 都是的所謂藥材,破破爛爛的野獸皮子,還有長毛大角羊和犛牛的鬃毛,各種毛氈編織物和皮革製品,而且一收就是一大批。

    將各部的庫存和集藏,清理的七七八八後,唐人委任的官吏也隨之而來了,作為新的統治者,按照唐人要求的賦稅,也與過去的大不相同,不再是整牛馬豬羊的活物,或是原始的礦物原料特產,而是各種加工製品。

    比如在河穀中的部落,除了更多的穀物外,會被要求種植一些特定的作物,以收獲作為貢賦,生活在山地與草原之間的部眾,則傳授一些如何種植適宜的牧草,如何用廄欄羊更多的牲畜,如何定期收割皮毛頭角,然後做成最原始的紡織品,如何製作耐久的乳酪和肉脯,然後定期收買,

    有手藝的部落人,則季節性的被征召集中到城寨中,對這些收集和交易來的產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然後在大雪封山前,通過競拍統一收購。

    最常見還是物換物的手段,最受歡迎的,還是用茶葉和鹽,還有酒水和糖來支付,若是僥幸在地下有所現的部落,則幸運的多,那些商人甚至願意賒給一些貨物,換取來自部落的勞力,進行前期的開和準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