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四章莫高剿匪(1/5)

作者:貓疲字數:17550更新時間:2020-05-12 03:39:40

    第五百八十四章莫高剿匪

    第五百八十四章莫高剿匪

    敦煌,又稱鳴沙縣,莫高窟,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66年),從十六國後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至今,已經有數百年曆史,號稱千窟之崖。

    當然,此時的敦煌的沙化並沒有後世那麽嚴重,莫高窟也並不完全是包圍在沙海的一塊孤島綠洲,而是三麵都是豐茂的草澤和低矮灌林,順著千佛崖下穀底平坦分布的人工灌渠和暗溝大片延伸到敦煌城下。然後向西南一麵通過稀疏的草地,遙望著遠方黃色的沙丘尖頂。

    我站在九重塔樓之頂,敦煌莫高窟最高的北大像麵前,旁邊的岩壁上是號稱十萬文字的,武周朝時賜下的《大雲經疏》題刻,周圍沒有人敢來打擾,雪後晴大地銀裝素裹,萬寂靜,隻有人呼出來的白氣,迅速蒸騰在雪地映射的冰冷陽光中,顏色斑駁的積雪,點綴遠遠的金黃沙丘上,讓人很有點北國風光的詩性。

    隻是我卻沒有了豪情大發的意境,這一刻仿佛有什麽東西重重的打中我的心髒,懷念和惆悵的情緒一下,一下濃鬱窒息的讓人幾乎喘不過起來。

    望著大佛坐像那熟悉的麵容,這一刻時光仿佛凝固了,前生後世,和今生的過去,在這一刻重新重合了,無論過去將來,彌勒大佛依舊沉靜雍容,用一成不變的微笑著見證者世事滄桑的變遷和折轉。

    我是當年勤工儉學自攢旅費來到這個地方,

    永遠熙熙攘攘的景區,沉溺在好奇和驚喜中,成群結隊的遊客團和,拿著彩色旗大聲講解和互換的導遊,前者駱駝和驢馬,在當地等待合影的工作人員,聚集在景區外圍賣力售賣各色廉價紀念品的販,仿佛浮燈掠影一樣,出現在我眼前的鏡像中。

    更加鮮活的壁畫,和還沒被時光泯滅的開鑿的痕跡,那些曾經殘破不堪的塑像和壁畫,還依舊是色彩明豔而活靈活現。

    林林總總的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大相差甚遠,最大的窟達曠達數十丈方圓,最的窟高不盈尺,窟外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一些還沒有誕生,但更多的是後世還沒有崩塌或是認為毀壞的洞窟。

    被虔誠的施主和供養人,不惜人力物力裝飾起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的各色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題材,充斥在每一個視野的角落。

    這是一個凝聚了若幹時代的藝術聖殿,琳琅滿目的飛舞,淨土變,經變,漫神佛金剛菩薩羅漢力士女,各色來世今生的典故和寓言,曆代供養人和持修者的世俗生活繪卷。表現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麵的史詩畫作。或是雄渾寬廣,或是鮮豔瑰麗。

    我幾乎像是夢囈一樣,由人引導者穿行在這些時間和曆史凝固的記憶中,又彷如懷著孩童一般雀躍的心情,甚至我還見到了童年印象深刻的九色鹿動畫傳奇原型,《九色鹿本生故事畫》。

    仿佛過了很久,眼眶中湧出溫熱的東西已經在我麵頰下變得冰冷,心情也逐漸平複下來,我重新聽到另一種聲響,絲絲縈繞在棧橋長廊樓閣之間的。

    那是,光影悅動的洞窟內,大白也點著昏黃的燈火和火把,進行創作和雕琢的工匠畫師們,他用宗教虔誠和奉獻,把佛像畫,經變畫、佛傳故事畫,本生故事畫、因緣故事畫,比喻故事畫,史跡故事畫、乃至本土神話畫,供養人居家修行畫和山河畫。。。。一一個個完整係列的的模式沿著洞窟的牆邊,組成一卷卷長篇連環故事畫卷。

    從螺發高髻,坦身垂衣,情感強烈外露、動態鮮明誇張的,竺西域風格濃重的早期佛陀造像,到披發垂髻,錦裙瓔珞,臂飾環釧,線條豐滿圓潤,溫靜沉斂,儀態近人的近代菩薩繪物,可謂曆代藝術文化變遷的活標本。。

    可惜,在我那個時空,其中最美好的部分,隨著最屈辱的那段曆史的見證和戰利品,被保存在西方各國乃至日本的博物館裏,

    恩,我決定了,在長安和洛陽建立一個博物館,從我這一代開始,努力通過自己的行動,把西方文明最有代表性的文物,都掠奪過來做成一個完整的係列。

    從棧樓上下來後,一群人趕忙迎了上來,將我簇擁在其中,把方才生出那種孑然孤寂的感覺,驅除的幹幹淨淨。

    “捐鑿一個山窟,要多少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