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九十六章第一響(1/5)

作者:貓疲字數:2292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9:46

    第五百九十六章第一響

    蟬鳴習習聲中,凝碧池畔唯一一座裝上水力空調的紫蘭殿中,穿著一身寬鬆的單紗外袍皇帝白,剛批過一堆奏折,有些困倦的揉揉眉心,又將水晶片製作的放大鏡,從大地圖地圖上挪開,這才想起什麽,隨口問道。

    “他們到了哪裏了。。”

    雖然是放大假,但好歹是樞密使和公主一同出行,再加上那兩口子的前科累累,該有的關注,還是往來不絕的。

    “回大家,瀛洲公的遊船,已經到了登州附近。。”

    階下侍奉的程元振,趕忙回答道。

    “登州?。。。”

    皇帝白微微一愣。

    “據是雍國府打算出海看看。。。”

    “真是胡鬧。。”

    皇帝白搖了搖頭,語氣中卻沒有切責,而是一股子寵溺的味道。

    好在這一路行船,基本沒有上岸,除了在停泊的時候,會見一些特地來拜訪的客人外,購入一些當地特產外,一直行船到登州,這也讓沿途各地的官府和門閥人家,多多少少稍稍鬆了一口氣。

    。。。。。。。。。。。。。。。

    長安,新京華總社所屬的書坊中,水力機械轟鳴,整車整車的印紙和油墨,被輸送進成排水輪下的工坊中,哪怕大白也是燈火通明,蒸騰的熱氣和濃重的油墨味,通過水力的牌扇,被吹出來,連四周的空氣也變得灼熱而扭曲起來。

    “最新的刊載計劃,這是什麽。。”

    “這是京華世文,最新連刊的西域傳奇。。”

    “難道是霍姚嫖,班冠軍,張騫之流的傳記。。”

    “非也。。乃是近年的西域見聞居多。。曆史風物倒是沒有多少”

    “梁開府這是唱的那處。。又要募人去安西了麽”

    “正是。。。”

    “據連京師內的評書彈唱,都開始流行了。。”

    這些西域傳奇,主要一個個連載故事組成,描寫開國以來的唐人在西域遊曆、探險、尋寶、行俠、傳法、授學、行商的見聞軼事,充滿著揚名立萬、名動異域、一夕暴富、或是抱得異域美人歸之類,廣大受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樂觀向上的描述。

    這也是宣傳計劃的一部分,主要的基調就是西域哪裏人傻錢多速來,充斥著那裏土地肥沃,牛羊成群,民風孱弱,紛爭不休,賺軍功容易等等諸如此類的暗示

    最近的故事連載,的是一個叫葉開的庶出良家子,到了安西去戍邊,跌宕起伏的軍旅生涯,六年娶了五房妻妾,擁有自己的莊院和牧群,掙下偌大一份身家的傳奇人物誌,當然有所原型也有所誇張,但是誰在乎呢。

    。。。。。。。。。。。。

    安西碎葉鎮,

    作為故事的人物原型之一的葉永星,卻領著數名團結兵,在汗流浹背的詛咒著這個該死的氣,雖然安西的夏季遠要比中原短,但是熱起來確實更甚有之,再加上飄搖不定的風沙。

    因此不得不在大熱,用厚厚的白色大袍和頭巾,將自己罩起來,不然內裏的金屬山紋甲,很快就會被被曬的發燙,難以沾手。而太陽直接的暴曬,人體發汗很快口渴,而不得不一直喝水,一旦脫水,就會變成嚴重的熱症,甚至丟掉姓名。

    他翻開路邊的暗渠的蓋板,鞠起有些渾濁的泥水抹了手臂,又把水灑在麵巾上,覺得涼爽些,又訓斥了一個想趴下去喝泥水的傻蛋,教其他人用袍子下擺浸水,擠濾出水滴進口中,才又在這道路旁的田埂上巡邏起來。

    他是五年前,通過拯救失足青年運動為名的,定期掃蕩兩京的遊手好閑浪蕩無賴子弟的活動中,被抓進來輾轉到這裏的,當然他不是這種確保京師街頭安定團結和諧局麵的定期清理活動,唯一的倒黴蛋。

    他來安西的理由,也不想故事裏描述的那麽美好。

    他也是土生土長的老長安,家裏頭有身家,老頭子做流外九品的吏做了一輩子,一點點獒上來,總算熬到到了一個流內九品官身,老娘家裏還和山東七大氏族太原二王之一晉陽家,有那麽點點淵源,當然也就那點淵源,但足夠讓他在同僚中中左右逢源掙下一筆不的身家來。

    雖然老娘死的早,葉永星很早就沒了管教,學會在街頭廝混,但是看在他家老頭子現管的份上,在家住的那片坊區,還是很有些麵子的,因此也養成他遊手好閑浪蕩無形的性子,當然子腳下也有自己的分寸,大非大惡是不敢做的,也沒他這個種人物什麽機會,惡幫凶之流狐朋狗友,倒是混了一大幫,若是如此下去,也許他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成氣的街頭惡霸,或是敗家子而已。

    但是他悠遊閑蕩的好日子,終於在某一突然終結了,正在某個花街巷子裏發酒瘋的他,不幸被某位大人心血來潮的整頓運動給掃到了,等到醒來,發現自己和一大堆同樣頭臉青腫的倒黴鬼一樣,深處某個臨時圍起來的軍營裏。

    本來這也沒什麽,隻要家裏有門路,多少能得到些風聲迅速躲起來,就算躲不過,家裏能活動的,摘脫個把出來的也不是問題,就算活動不了,家裏肯周顧,三個月訓誡期,也會好過一些,

    但是葉永星一去就在勞管營的沙場和采石場中輪流呆了整整半年,身上的白肉全不見了,手腳變得粗礪不堪,同批和後腳進來的人,都一批批的被家人上門噓寒問暖的接了出去,但是他家裏居然一點聲音都沒有,他一下子仿佛被人給遺忘了。

    好吧,終於熬夠了一年,準備回去好生計較一番,然後有一管事的終於把他們叫出去,一個軍頭,了句“少年人,祖國需要你,。邊疆需要你”,就要把他們這批人拉去整訓,卻是朝廷剛下了誥書,需要一批青壯充邊戍軍,長安城中自然找門路的躲的就躲,那些沒死罪的重犯拉來湊數還不夠,最後就落到他們這些輕罪都算不上的倒黴鬼神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