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九章西線(1/5)

作者:貓疲字數:20348更新時間:2020-05-12 03:40:07

    從某種程度上,喪失了農業技術在內的羅馬時代諸多寶貴遺產之後,古代農田水利設施的崩壞,讓災變得不可抵抗。為了爭奪更多的生存資源,野蠻人諸侯之間的征戰和破壞。畢竟以戰爭和搶劫為榮尚的法蘭克人,是不屑於從事那些卑賤的農活。

    於是頻繁饑荒和戰亂,以及饑荒之後的大規模疾病和瘟疫,在暗黑中世紀成為一種常態,而古代醫療技術失傳和被教會毀滅的惡果也在顯現,病人隻能從修道士手中尋求幫助,在名為虔誠考驗的祈禱中等死或者自然痊愈;長相醜陋或是了惡性疾病的人,甚至會被當做邪魔上身而受到嚴刑折磨,乃至火刑淨化。

    直到數百年後,古代希臘羅馬的醫術成果,從阿拉伯世界重新流入,歐洲的醫術才有所發展。

    而受到衝擊最大的無疑是古羅馬版圖上殘留下來的那些貧民和自由人,他們微博的個人經濟實力,無法應付大範圍的災害和戰爭,為生存而不得不舉家帶口連同時代耕作的土地,投庇某位貴族領主的名下,以農奴的身份獲得一份勉強得以存活下去的微薄活計。

    教會則歡欣鼓舞的利用這種機會,加強和鞏固自己的在精神世界和世俗社會的壟斷性的地位,並將之稱為上帝的考驗和試煉,通常能通過這種虔誠考驗,都成為教會的附庸和底層基石,而沒通過的自然早被餓死或在疾病和災害中悲慘的苟延殘喘等死,於是那些頑固的地方原始信仰和多神崇拜也開始消亡和萎縮。

    這種情況下,關於改革變通的強烈呼籲,在遙遠的東方教會中興起

    《中世紀教史:東方正教運動始末》

    作為這個時代最典型的代表,

    加洛林王朝是靠武力維持的龐大王國,就人種而論也極其複雜,它沒有鞏固的經濟基礎,卻包括許多不同的民族和部族,除主要成分法蘭克人和羅馬人外,還有勃艮第人、薩克森人、倫巴德人、巴伐利亞人、巴斯克人等等。

    這些民族語言複雜,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方式極不一致,各地之間缺乏經濟、文化交流,所以加洛林帝國從它建立的那一起,就是個沒有基礎的不鞏固的帝國。

    同時,八世紀以來實行的采邑製,雖然曾一度起了加強國家統一的作用,但采邑製本身也隱含著離心力量,隨著封建化的深入,更造成王權薄弱。

    法蘭克貴族主要來自國王的親兵和隨從 ,為了酬答戰功和繼續取得支持,國王賜以大片土地。 一部分法蘭克貴族在國王宮廷和地方擔任官職。高盧-羅馬貴族憑著所受到的較好的教育和保存下來的統治經驗,不但獨占高盧教會的教職,而且分享一部分宮廷和地方的官爵。

    此時,自由農民還保持相當數量,包括法蘭克人和高盧-羅馬人,他們享有人身自由,一般隻占有塊土地。他們在戰時構成法蘭克軍隊的主體,在軍隊中有時還可以行使一下傳統的民主權利。

    我們在史書中看到洛塔爾的戰士強迫國王對薩克森人進行戰爭 也看到希爾德貝爾特二世的部眾反對國王與希爾佩裏克修好,並對為國王出謀劃策的埃吉迪烏斯主教進行攻擊 。這仍是從前的 軍事民主製的遺風。

    但是戰爭也使得自由農民的處境日漸惡化,他們被戰爭和掠奪弄得破產,不得不去乞求新貴人或教會的保護, 不過這種保護使他們不得不付出很高的代價。 這種代價就是逐漸地喪失其人身自由。

    構成法蘭克社會中被統治階級的非自由人,包括隸農、半自由人、農奴和奴隸。 我們從格雷戈裏的書中隻看到關於後兩類人的記載。農奴和奴隸聽任主人隨意轉讓,任性驅使。希爾佩裏克國王將女兒遠嫁到西班牙時,征調大批農奴隨往服役。格雷戈裏在書中以一段感人的筆墨描繪了這幅生離死別的景象(第六卷,第四十五章)。至於勞辛一類的暴君,對於農奴和奴隸的虐待,就更加慘無人道 (第五卷,第三章)。此時的奴隸為數仍然不少。法蘭克貴族也和高盧-羅馬貴族一樣地蓄養奴隸。奴隸的處境更加悲慘。弗蕾德貢德王後本人犯下謀殺罪行,卻把一個奴隸送去抵罪。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法蘭克諸王向百姓征課重稅,地方官吏勒索騷擾,而當戰爭之際,軍隊燒殺搶掠,為害更烈。對此,廣大居民奮起反抗。格雷戈裏在書中留下了不少這方麵的記錄。例如特裏夫斯、利摩日的居民反抗重稅,攻擊稅官 ;香巴尼居民驅逐溫特裏奧公爵,昂熱居民驅逐提奧杜爾夫伯爵;圖盧茲居民懲罰肆行騷擾的貢特拉姆軍隊;都是十分珍貴的材料。

    到了加羅林王朝,繁重的軍役和賦稅成為村莊公社社員的法蘭克平民的沉重負擔。占有三至五胡菲土地(約1-15英畝)的人,都有出征義務。完全沒有土地但占有價值五個索裏達(銀幣)動產的自由人,也必須每六人出兵一人,其餘五人各出一索裏達,以資助出征者。

    因為出征戰士要自備半年軍糧,為逃避軍役,社員成批地或整村地被迫向教會和世俗封建主請求庇護。據記載,僅僅在帕維亞,一次就有6000人字教士的見證下,成為受領主庇護的私有物。

    雖然初代采取許多加強政權的措施,但隨著封建特權階級的興起與自由農民農奴化,帝國以自由民和氏族平民為基礎的武力支柱瓦解了,起而代之的是割據一方的地方豪強,再加上羅馬時代的道路設施的毀壞,和海上航運的萎縮,讓王朝對地方封臣的控製力,大大削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