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三章 扶顛始知籌策良(1/4)

作者:貓疲字數:11696更新時間:2020-05-12 03:40:41

    這樣,經過一個冬的休整,除掉那些退役、歸遣、轉任地方、輪替別處、分駐地方休整的兵員外,我手中重新聚集了四萬七千名生力軍。

    雖然規模縮水了,但是剩下來的人大多是參加過多次戰鬥,年齡在二十至四十五歲壯的年之間,富有經驗的職業軍人,以來自國中和安西境內土生的國人為主,補充了大量老歸化人後裔和城傍子弟的唐兵。

    略微減弱了攻堅和占地防護的需要外,大大加強了機動力量和後勤攜帶儲備,光是各色騎兵就占到了兩萬,然後按照新的需要被重編成一個總管路規模的兵團,分作五個標準軍。

    其中前左右三軍,每軍都是一個馬步射齊全的型戰鬥集團,至少配備一個重裝車營,作為其戰鬥核心,前軍則進一步加強了斥候和車載重步兵的比例達到一萬人,而左右軍則提高了遊騎兵的比例,各九千人。

    而大部分重型裝備和遠程火器,以及重騎兵,則配屬在中軍序列中,作為功能最全麵的軍一級基單位,除了本部的三個具裝騎營,三個重裝車營,六個標準混成步營的總預備隊外,還有左右虞侯軍,左右廂馬、步都知等加強性的編製,再加上敵刺、跳蕩,奇兵隊、神機軍等主將直屬部隊,達到一萬四千的兵力。

    在正編之外,作為本陣指揮中樞所在的中軍,還掌握著大部分附屬藩兵和仆從軍的使用權。到了戰場中再按照需要再加強、派遣給各軍。

    而後軍則屬於一個以後勤、建設為主的超大編製。除了五千多名護衛糧道的輕騎兵和工程兵、中壘(輜重)兵外,還集合了預備役的補充營兼編製的戍防部隊,不定員的武裝民夫和歸化人義勇隊,按照需要可以進一步的擴編。

    比如按照需要還可以就地組建成,若幹個利用附近所能獲得原料和戰利品,進行軍械物資的戰地修理、加工和生產的型隨軍工場。隻要有相應的物料,就可以加工出從罐頭、工具到箭隻、刀槍、簡易火器等初級產品。

    這樣麵對伊朗高原,地廣人稀,高原多山,不利已大兵團展開和投放的地理環境。每個軍都擁有獨擋一麵的能力,多少改變了原來用多路兵馬使進行攻略,燒掠破襲有餘而後勁的不足的缺憾。

    現存的九路兵馬使,除了大部並入五軍之外。還有部分損失較大,並且士卒疲弱的營團,以現存的人員為基幹,就近轉為地方上的防禦使、守捉級別的二線守備駐屯部隊。

    另一方麵則是下一階段軍事行動的整備,錢糧器械儲備輸送的大量瑣碎事務,從安西和河中保持一條漫長的運輸補給線,其中涉及三十七處糧院所和軍坊,還要跨越大片的高原和沙漠,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就算有杜佑為首的一幹幕屬在後方奔忙,但是這畢竟是在遠離故國的異域外線作戰。陌生的環境和風物,遍地的敵國百姓臣民,對士兵的鬥誌和士氣,以及心裏承受能力,也是一種持續的壓力和考驗。

    因此每一次大規模攻勢和戰役之後,都要考慮足夠的時間來休整和蓄力,全力以赴的代價是輸不起的。

    其中火器補給是重中之重,按照新軍製的核心戰術手段,都是圍繞和伴隨火器的使用來進行的,而且這種東西必須形成規模才有壓倒性的優勢。如果在戰場上缺少了足夠火器投入,也等於削弱了相當程度的戰鬥力和戰術選擇。

    此外在嶺西行台周邊,還有三股較大規模的同盟兼藩屬勢力:由波斯薩珊王族後裔李思遠率領下,據有泰伯裏及裏海南岸地區的波斯都督府兼複**;鹹海沼澤地區和裏海東岸低地之間,由回紇王子兼葉護白登。統帥的多族聯盟藩部;以及位於設拉子以西,波斯灣東岸之間的蒙麵先知麾下的白衣軍。

    吞並和消化呼羅珊地區後。他們與嶺西行台之間的關係和定位,也需要重新審視和界定,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友誼,隻有一致的利益才是長久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