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六章 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1/5)

作者:貓疲字數:16928更新時間:2020-05-12 03:41:10

    “願他如奧斯曼一樣偉大。”土耳其部族龍興之祖奧斯曼的墓誌銘,這句話警示著隨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所有蘇丹。

    。。。。。。。。。。。。。。。。。。。。

    作為總覽全局的最高統帥。

    每次戰勝之後的善後,都不是那麽令人愉快的,我的座駕,進入應該完全考不出原來麵貌的蘇薩城的時候,曾經的南路別遣部隊,外加海外軍州的派遣軍,包括輕重傷員隻有一千多人活了下來。

    此外由於同處戰場中的緣故,大概還有數千名將士,因為收到波及而不成程度的出現聽力、嗅覺,乃至視覺等感官上的受損,需要視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康複療養,才能考慮是否歸隊,在此之前,是不做作為主要戰力來使用了。

    被打破防要的嶺西左軍,戰損率達到了六成,其配屬部隊幾乎全滅,杜廊因此舊創複發傷重不起,嶺西前軍、右軍的戰損率也達到了四成和三成半的驚人損傷,其他配屬部隊被打散或是擊潰的不計其數,

    而我的本陣,也有十幾個營的番號被打殘,或是需要重建。那些急速擴張起來的藩屬兵團、附從部隊,幾乎一夜被打回解放前,縮水到呼羅珊決戰後的規模。

    於是乎,

    戰地救護營地裏躺滿了等待救護的傷員,由於數量實在太多,很多不是馬上要命傷的傷員。也不得不在簡單的處理後。大量的躺在滿是鮮血和呻吟營帳裏,苦苦忍受著傷痛的煎熬。

    但總算是贏了,我也如釋重負的鬆一口氣,得以有足夠的空暇,呆在城頭上和將士們一起同甘共苦的吃簡易早餐,主食是新攤的蔥麻大餅,

    涼拌菜是新發的韭黃和豆芽,醋拌的土豆絲,鹽漬的瓜條,雖然毫不起眼。卻代表了相當關鍵的現實,這些蔬果菜肴,乃至作為的醬醋鹽酢都是從呼羅珊的軍屯莊裏出產的,這也意味著在霍山五府的屯墾。已經得到了第一批收獲和成果,雖然刨除前妻的損耗和投入,以及當地用作備荒的最低限度儲積,能夠提供前方的富餘產品並不多,但卻具有重大的意義。

    大軍走到哪裏耕作屯墾到哪裏的耕戰一體政策,同樣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了。

    我剛剛給這些在戰鬥中表現最傑出的將士授勳,然後順便和他們一起用餐,以示親近和褒獎。

    按照龍武軍既成的傳統,一路過來就用繳獲的金銀銅器,融化鍛造了大批寧遠、河中、竺、吐火羅、霍山、波斯、大食等地區命名的戰役紀念章。然後根據每一場戰役的功勞和表現,授予那些藩漢將士,

    這些金銀章,都是由隨軍攜帶的製幣的機械加工出來的,事實上西征軍一路征戰過來,積壓了大量一時沒法出手的金銀製品,一般就用這種方法進行處理,每設立一個大型的糧台重鎮,就地大規模鑄印成泰新版的金銀錢,然後通過官府和士兵之手。變成現實的購買力和資源動員效能。

    要知道,唐錢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堅挺的硬通貨之一,哪怕在遙遠的外域也是一樣的。

    而每麵貴金屬章上,都有一次性衝壓完成的相應地區戰役的紋樣,由我親自設計。比如大食戰役是被利劍斬斷的新月;波斯戰役則是被箭射穿的翼太陽;霍山戰役則是閃電劈開的群山;吐火羅則是一隻振翅高飛的馬;背麵還蠅文攜刻具體參加戰役的名稱和斬獲數量,分作先登、拔營、鐵壁等四大類型各九個等級。

    不要看這些貴金屬紀念章。在日後轉官地方或是敘功升職,乃至受賞或是分封田畝戶口,製定撫恤和養老津貼的時候,都可以作為一次級別累加的依據,拿到的軍功紀念章越多,累加的比例就越高。

    這次蘇薩城裏幸存下來的上千人,都拿到了最少銅心三等,最多銀心二等的褒獎,而那些戰亡的將士沒人也至少,當然是轉交給他家人,或是指定的受益者。

    如果連指定受益者都沒有,那就會在孤兒保育院裏麵挑選一個健康的男孩,繼承陣亡者的姓氏,一邊從陣亡者遺產裏收益,一邊被告知和輸灌其生平事跡,等到成年之後正式繼承其遺產和餘蔭,在軍隊或是地方官府中服役,娶妻生子將其宗嗣和家名延續下去。

    這種政策延續和推廣下來,也確保了唐軍將士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保持相當程度舍身忘死乃至奮不顧身的強大戰鬥意誌,甚至也影響到了配屬作戰的藩屬部隊,很多歸化人構成的部隊,也希望能夠比照正規軍,享受規格稍低的類似待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