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二節 - 個中滋味(1/3)

作者:華表字數:6914更新時間:2020-05-13 17:10:11

    一架五個頂角呈現出鑽石五邊形的前掠翼式戰鬥機在計算機大屏幕上開始一點一滴初具雛形。//.  //

    “這是你自己造的戰鬥機?”

    陪著林默的蔣大隊長一臉不敢相信,前掠翼?!

    他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作為資深飛行員,蔣大隊長自然明白他親眼目睹的這款戰鬥機究竟屬於哪一類型。

    原以為是和“棍子”差不多類型的戰鬥機,最多跟f相似就罷了,這還得考慮造不造得出來,卻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是如此奇特的造型。

    這得需要什麽樣的技術?

    俄羅斯人搞過,蘇47“金雕”,結果隻弄出那麽兩架原型機後,就隻拿出來擺擺樣子。

    德國人搞過,ju87,後來被前蘇聯的軍隊俘獲,再也沒了動靜。

    美國人搞過,9a,格魯曼公司也隻不過是拿來當作實驗機進行技術論證,不借助任何附加翼麵和推力矢量技術就能實現出色的滾轉操縱性,但是隨著洛克希德的崛起,而煙消雲散。

    還有一款不為人所知的sff16,由於材質無法解決結構發散問題,最終被淘汰,否則今美國第三代主力戰鬥機f16“戰隼”就會清一色擁有負5度角的前掠翼外部特征。

    中國也有前掠翼實驗機,解放前的p1“研驅一式”戰鬥機,由於1945年試飛失事而宣告計劃中止。解放後也有繼續研發,“暗劍”單引擎無人機,原本采用前掠翼設計,後來定型時卻采用了後掠翼。

    但是各國對於前掠翼的研發依舊沒有中止,中國國內已經重新開始對載人前掠翼戰鬥機進行實驗機開發,例如國防星的1,作為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方案。還有其他未定名型號仍在秘密開發中。

    如果技術成熟,國防星很有可能會跟殲14、殲18、殲0和殲1等戰鬥機角逐中國下一代或下兩代主力戰鬥機訂單。

    前掠翼如此突出的優異性能眾所周知,可是直到現在卻沒有哪個國家真正敢冒險將前掠翼技術應用於本國主力戰鬥機。

    占據技術優勢的美國賭不起。五大三粗的俄羅斯沒信心,中國的技術和材料層麵不夠成熟,英國隻能用來造無人機。法國等國家也就隻有看看的份,連造架實驗機的技術積累都沒有。

    與其技術是前掠翼的攔路虎,還不如材料和結構才是前掠翼技術的真正攔路虎,結構發散和隱形問題都困擾著前掠翼的發展。

    可是對於擁有金係巨龍的林默來,材料和結構帶來的種種問題全都不複存在,連國防星和航部都要仰仗著林默的合金配方庫,解決諸多由於材料帶來的技術問題。

    許多特殊技術其實就是材料不達標的妥協產物,如果材料合格,那麽根本不需要煞費苦心去研究技術,一力降十會。成本也會降低許多。

    看到蔣大隊長越發懷疑的表情,林默聳聳肩,點頭道:“沒錯,這就是我設計並親手組裝的戰鬥機,其中聯合了國內多家航空設計所的專家提供技術分享的製成品。由於是多家聯手,這份戰鬥機的圖紙是公開共享的,因此陳海青家的國防星就有一架實驗樣機,國內其他廠子裏同樣有類似的實驗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