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章 下坡路(1/3)

作者:閃爍字數:7110更新時間:2020-05-14 18:10:16

    在陸海空三大軍種中,相對而言,德軍在陸軍上的差距最。

    雖然在整個冷戰期間,中國除於本土防禦與全球利益,維持著一支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的陸軍,但是這並不等於中國陸軍擁有各方麵的優勢,甚至不表示中國陸軍一定比德意誌第二帝國陸軍強大。

    事實上,冷戰期間,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周邊地區的地麵部隊並沒有優勢。

    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一是為了避免爆發直接衝突,二是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在德意誌第二帝國研製出核武器之後,中國當局立即認識到,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爆發任何級別的直接衝突都將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中國很難成為全麵核戰爭的勝利者,因此必須盡量避免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發生直接衝突。

    顯然,這直接決定了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得簡單一些,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就是非接觸包圍戰略。

    根據這套戰略,中國在大戰結束之後,不惜以恢複英國的正常國家地位為代價,與英國建立了結盟關係。同時,中國還在土耳其投入了大量資源,並且以不過問土耳其國內問題為基礎與土耳其建立起了同盟關係。此外,肢解俄國,在烏拉爾山以東地區建立數個規模不大的國家也與圍堵德意誌第二帝國有關。控製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在中東地區支持以色列。都是為了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

    關鍵就是,中國建立的包圍圈並沒有與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相鄰。

    得簡單一些,中國是在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外圍建立的包圍圈,最大限度的避免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發生直接衝突。

    顯然,在這套包圍戰略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肯定不是陸軍。

    事實上,整個冷戰時期。對德戰略包圍的主力是海軍與空軍,特別是海軍,陸軍隻起到了次要作用。在七零年代初。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周圍一千公裏範圍內的陸軍兵力不到一百萬,到八零年代初的時候降低到了七十萬,到九零年代初減少到五十萬。在冷戰結束前則不到四十萬。

    相對於中**隊的總兵力而言,這個比例根本不算高。

    如果跟德軍總兵力相比,那就更是相形見絀了。

    要知道,在七零年代初,帝國陸軍總兵力為三百五十萬,八零年代初為四百萬,九零年代初為三百萬,冷戰結束前則為三百二十萬。

    顯然,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周邊地區的地麵部隊根本擋不住帝國陸軍。

    也就是,陸軍並不是封鎖與包圍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主力。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陸軍也不是中**隊的主力,特別是在爭奪戰略彈道導彈部隊的鬥爭中敗給了空軍之後,陸軍在中**事力量中的地位急劇降低,甚至一度淪落到了與陸戰隊同等的地步。

    當然。這也與中國的基本安全環境有關。

    這就是,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擊敗了周邊地區的所有敵國與潛在敵國,通過肢解俄國在大陸方向上建立起了縱深超過一千公裏的安全區,並且以戰勝國的身份解決了所有關係到本土安全的邊境問題,依靠強大的戰略打擊力量消除了所有潛在威脅。獲得了自建國之後最為理想的周邊環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