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章 傷仲永(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70更新時間:2020-05-15 00:41:36

    --陳希亮叫三郎好生煎藥,五郎看好弟弟,二郎去茶水鋪叫茶和茶點,他自己則拿了幾個圓凳,請蘇洵和宋輔,在井樹蔭下話。“三郎深通岐黃之道,不知讀書如何?”蘇洵喝一口白水,問道。“怕趕不上你家二郎……”陳希亮謙虛道。‘噗……’要不是歪頭快,宋輔險些蘇洵噴一身。對蘇家的兩個男孩,他是了解的,三男蘇轍雖然不如二男蘇軾,但也是過目成誦、出口成章的罕見奇才。陳希亮,自家三郎怕不如蘇軾,言外之意,卻要比蘇轍高一籌,這能叫自謙麽?媳婦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蘇洵自然不信,要不是看著三郎在忙著煎藥,定把他叫過來考較一番。“這下終於不讓老泉專美了。”宋輔哈哈大笑,又提醒陳希亮道:“不過神童也未必皆能成才。你們還記得,前些年那個很有名的方仲永麽?”“怎麽不記得。”陳希亮和蘇洵一起回答。因為童子試中,接連出了宋綬、晏殊等一批公卿大臣,宋代的神童如明星般廣受追捧,被視為文曲星下凡,注定要登堂拜相的人物。描述他們如何神奇的事跡,自然膾炙人口、廣為傳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撫州神童。據這孩子家裏,世代都是農民,一直長到五歲,還不曾見過紙墨筆硯。有一,他竟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他爹拗不過,便從鄰家給他借來紙筆,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父親把詩拿給鄉裏的讀書人看,都稱詩的文采和道理都很值得一看。又指定題目,讓他作詩,他也能立刻完成,從此方仲永變成了‘不學而知’的代名詞,大名傳遍大江南北,就連劍門關也沒擋住。在陳蘇二人的印象中,他還是那個才兒童,但讓宋輔一提醒,才意識到,那孩子怎麽也得二十出頭了。“按早就該中進士了。”蘇洵道:“怎麽一直沒消息?”“唉,那孩子廢了。”宋輔歎口氣道:“正應了那句‘時了了、大未必佳’。”“不能吧?”兩人吃驚道:“你聽誰的?”“前幾日,在《今人文集》中,看到一篇《傷仲永》,就是寫他的近況。”宋輔想一想,便將那篇短文背誦出來。聽完方仲永泯然眾人的經過,陳、蘇二人都不勝唏噓,蘇洵搖頭道:“他父親怎能隻圖一時之利,就帶著他到處趕場,荒廢了學業呢。好好的一個神童,卻生在如此短視愚昧的家庭中,可惜,可歎啊……”“正是,”陳希亮也點頭道:“越是神童,就越要嚴格管束,不能讓他飄飄然,不然荒廢了學業,一樣會變成廢物。”方才還暗裏較勁的二人,這下又一心了。廚房裏的三郎突然打個寒噤,似有大難臨頭的感覺。~~~~~~~~~~~~~~~~~~~~~~~~~~~~~~~~~~~~~話題終於離開了孩子,陳希亮問道:“對了,你們怎麽找來了?”“原以為你處理好家事,就會回眉山。”蘇洵重拾進門前的話題道:“誰知一直等到報名那,還不見你蹤影。”著一臉慶幸:“幸虧你走得急,把家狀、文牒落在房中,我和處仁才能幫你把名報上。”他得簡單,但陳希亮不是頭一回考試,自然知道解試報名十分麻煩。不僅要本人到場,接受一係列盤問審查,還得找五名同科聯保……現在自己不到場,十分的麻煩自然變成百分,還不知兩人央了多少人、費了多少勁,才給自己報上名呢。“多謝二位高義,希亮銘記在心。”陳希亮起身抱拳道。“至交好友,何必多言。”蘇洵和宋輔搖頭笑道:“一切忙完,已經是三前,我倆商量著到石灣村看看你,到底發生了什麽。”“唉,不提也罷。”陳希亮神情一黯道:“你們是怎麽找到這兒來的?”“其實我們沒撈著進門。”蘇洵道:“你哥嫂,你們已經分家了,也不知你搬到什麽地方去了。”“後來還是你一個侄子,偷著告訴我們,你家搬來縣城了。”宋輔道:“昨我們就尋了過來,但已經黑了,隻能先找了家客店投宿,今早一打聽,有沒有新搬來的,就找到你這兒了。”“看你這住處……”蘇洵打望著這破屋爛垣道:“怕是遇到困難了吧。”“嘿……”陳希亮自嘲的笑道:“將降大任於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