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五九章 水漫開封(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80更新時間:2020-05-15 00:42:48

    嘉佑元年的大雨,從五月初下到六月初,沒有絲毫要停的意思。//.  //在排水設施癱瘓七後,壯麗的汴京城,化為一片汪洋。

    為了疏通排水的河道,開封府尹包拯,請了聖旨,率領軍隊,將建在城外汴河、蔡河、五丈河下遊河道上的私家園林全都拆除,這才避免了城中百姓遭受滅頂之災。

    但開封府糟糕的地勢決定了,在大雨停息、洪水退去之前,城中的澇災便會一直持續。街道變成了河床、房屋變成了孤島,車馬被舟船取代,城中到處漂浮著無數的垃圾雜物、動物屍體、甚至也能看到溺斃的人屍……

    這座超級城市中的百萬居民,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中。如果不妥善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政權的穩定,這就要求朝廷必須履行其行政職能,製定出切實有效的救災政策、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方能渡過難關。

    所幸宋朝的文官政府,在內政方麵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士大夫憂國憂民、以下為己任的情操、充足的官員數量、極高的官員素質,強大的行政能力,以及兩位有著非凡能力的宰相,更不用提,還有一位千古仁君了。

    這一切因素匯聚起來,都使宋朝的抗洪救災,足以令上下兩千年的任何朝代汗顏。

    首先是官家趙禎,水災發生後,他便下旨罪己,並食素齋醮、夙夜禱於上帝,‘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祈求上將災難移到自己身上。並下旨停止宮中、官府一切娛樂活動,命所有人把精力放在救災方麵。

    同時,他接連頒布減賑救災的詔令,向民眾保證,朝廷會負責他們在洪災時的生活,以及災後的重建,極大的安撫了市民的情緒。i 使他們能夠聽從朝廷的指揮。

    官家許下了善良的承諾,對於兩位宰相率領的文官集團來,卻是艱巨的任務,一百五十萬人的賑災和重建啊,光想想就能讓人頭皮發麻。

    好在趙禎一直在滿朝非議聲中,堅持留用文彥博和富弼為相,此刻終於得到了回報。兩人都是難得的治世能臣、賑災經驗豐富,富弼更是曾在青州,賑救過五十萬災民,此刻雖然任務艱巨,兩人卻能保持鎮定、有條不紊的統籌好整個救災工作。

    有道是未雨綢繆,其實救災也是一樣道理,你事先準備充分,遇到事情自然不會慌張。開國以來,宋朝便頻發各種災害,故而朝廷一直都非常重視倉儲預防措施,廣設各種常平倉、義倉、惠民倉、廣惠倉……其中,常平倉主要負責賑糶,廣惠倉補其不足,義倉負責賑貸與賑給、惠民倉主要負責濟貧,四種倉庫相互配合,在全國範圍內,組成一個完整的救災倉儲體係。

    作為京師之地,自然更是各種備災糧倉密布,足有一百三十座之多。文彥博上任以後,曾親自視察了所有的救災糧倉,查處了一批貪汙義倉的蠹蟲、並委派監察禦史,將日常監督形成製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