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八七章 錢荒之解 (上)(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706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03

    聽了趙禎這句話,陳恪真想一口老痰啐到他臉上,堂堂大宋皇帝,子民過億,軍隊百萬,每年投入的軍費,高達八九千萬貫,卻如此畏戰如虎,真讓人不齒。//.  //

    當然他不能將情緒表露出來,隻好深吸口氣,點頭道:“規模的武裝衝突不可避免,但微臣保證,絕不會讓大宋派遣軍,進入全麵戰爭狀態。”

    “這算是軍令狀麽?”韓琦沉聲問道。

    “可以算。”陳恪也沉聲答道:“但是,我需要朝廷的全力支持。”

    其實汴京城的大佬們,對大理國知之甚少,基本上是陳恪怎麽,他們就怎麽聽,當然這也是他們一直吃不準的原因所在。

    “按你估計,大理國的銅礦,能有多少產出?”在官家答複之前,一直不話的次相曾公亮,終於開口道。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眾人都望向陳恪。

    “東川銅礦,可以是無窮無盡的,但是受限於開采與冶煉水平。”陳恪道:“據我估計,最初滇銅產量可能隻有兩三千萬斤,隨著人力物力投入加大和技術的進步,產量會進一步增加。這也是我為何主張讓商人來開采,政府來收購的原因。因為商人們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增加產量。”

    “滿打滿算,就算是三千萬斤吧。”曾公亮是《武經總要》的作者,有濃厚的技術情結。便聽他如數家珍道:“按照本朝之製,凡鑄錢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兩,錫八兩,得錢千,重五斤,火耗十兩。”頓一下道:“所以三千萬斤銅。隻能得錢八百二十萬貫。而養一名士兵,年費六十貫,假設駐軍五萬。每年的花費就是三百萬貫,再扣去生產運輸費用,還有商人的利潤。怕也得有個三五百萬貫。這樣一算,似乎朝廷除了解決了錢荒,便是在白忙活啊?”

    讓曾公亮這麽一,眾人出了一頭冷汗,都瞪著大眼望向陳恪,要是這子不給個滿意的答案,非要把他罵個狗血噴頭。

    陳恪卻微笑著望向曾擔任三司使的韓琦道:“敢問相公,大宋目下每年鑄幣是多少?”

    “有的年份四百萬貫,有的年份五百萬貫,大體在這兩個數之間浮動。”韓琦道。

    “現在。朝廷的錢幣供應量一下子翻了兩番,錢荒問題可解。這對大宋朝來,便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陳恪淡淡道:“要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何所謂錢荒?”

    在場的大佬們當然不會回答他的問題。陳恪隻好自問自答道:“比年公私上下,並苦乏錢,百貨不通,萬商束手,人情窘迫,謂之錢荒。不知諸位相公可曾想過。為何朝廷連年鑄錢,錢荒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呢?”

    “這個麽,確實想過……”韓琦點點頭道:“在老夫看來,主要有三方麵原因,一個是民間私自削錢為器。一個是錢幣大量流到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富豪大戶喜歡藏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