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八九章 無恥的小陳 (下)(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94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06

    所謂擲彈兵,是陳恪創造的稱呼,但所投擲的‘彈’,卻是地道的宋朝貨。//.  //

    後世總有人,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用來放煙花,西方人學會後,卻用來造槍炮,以此來明華夏在近代失敗的必然性雲雲。但實際上,這是把我們的祖先當白癡,也把聽眾當白癡。

    翻開中國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為了贏得戰爭,人們挖空心思,無所不用其極……自從發現火藥的殺傷力起,中國人就想方設法將其應用於戰爭。在唐末的戰亂中,人們便開始用火藥,做成各種形狀的火器來殺傷敵軍人馬,其中使用最廣泛的就是火球。

    到了宋朝這個年代,火球的製作工藝,已經到了相當的高度。陳恪在狄青軍中便了解到,宋軍一共裝備八種火球,如霹靂火球、蔟藜火球、毒藥火球、煙球等等。他親眼見到了那些火球的威力,當時就震驚——原來宋朝就有手榴彈啊!

    在組建光頭軍之前,他便想到了這種武器。他準備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擲彈兵部隊……對於才上戰場的新丁來,不用白刃相接,肯定可以讓他們更加鎮定。所以他在征兵時,就刻意挑選那些手長腳長、身強力壯者。隻有投擲的更高更遠,才能越過本方陣線,落入敵陣,否則樂子可就大了。

    桂州和邕州的兵器庫中,一共有五千箱霹靂火球,都被他一卷而空。所謂霹靂火球。乃使用多層紙布裱糊為殼體,內裏填充火藥、鐵片、石子,殼外塗以黃蠟、瀝青和炭末等易燃防潮的混合物,整個火球用一根麻線拴著。

    投擲時用火折子將外殼點燃,再以拋石機或手將火球拋向敵陣,殼體燃燒的高溫使殼內的火藥爆燃,將碎石、鐵片向四方殺傷或燒傷敵軍人馬。這一手對騎兵無用。但對步兵和攻守城時,還是很有威力的。

    陳恪一路上除了訓練隊列,就是操練士卒們投擲。他還反複研究陣型,以求最大的殺傷。但一切都還在初級階段,想不到這麽快就要實戰了……

    陳恪不是想逞英雄。但在整個戰局中,他是最清醒的一個。大軍隻帶六日幹糧,孤軍深入,已經犯了兵家大忌。若不一鼓作氣,戰而勝之,則會士氣大衰,被儂軍拖入泥潭中。就算能全身而退,宋軍也會淪為大理各族的笑話。

    到那時,之前所有的苦心經營,全都會變成烏有。宋朝再想染指這彩雲之南,可就千難萬難了。

    是以不能猶豫,必須全力一搏。為了鼓舞初上戰場的新丁們,他這個文官也換了鎧甲,衝在最前麵。

    目睹了戰場上慘烈的廝殺。光頭軍的新丁們,早就嚇得手腳發軟,但是看到陳恪親自打起紅旗,從在前麵。這些日子反複訓練,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使他們不由自主邁開步伐。排成數列跟了上去。

    很快,距離短兵相接的第一線越來越近,已經有流矢射入陣中。不斷有兵士倒下,但陳恪依然無懼、大步前進、他堅實的背影,勝過千言萬語,激勵著兵士們緊緊跟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