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五章 國際騙子(下)(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814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14

    朝貢不是貿易,卻比世界上最賺錢的買賣——海上貿易的利潤還要高十倍。//.  //

    一般海上貿易有五十到七十倍的利潤,然而以外國使者朝貢的方式,把所攜的貨物獻給朝廷,所得到的賞賜,可相當於貨物價值的十倍。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體現朝上國的富足與大方。

    也就是,同樣一船貨物,如果老老實實與宋朝做貿易,‘隻能’獲得五十到七十倍的收入,但如果用來朝貢的話,卻有五百到七百倍的利潤!

    什麽叫幹一票夠一輩子花,這就叫幹一票夠一輩子花……

    當然朝貢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朝的大度賞賜,是建立在番邦臣服的基礎上的,所謂‘我行王道、諸夏來歸’。

    但是,後世一個姓馬的先生過,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足以讓資本家踐踏人世間一切法律和道德,何況是五百倍的利潤?所以自古就有冒充他國使節朝貢的事件發生,令人震驚的是,這些鋌而走險者,往往可以得逞,隻有很少一部分才被識破砍頭。

    這並非因為他們的騙術有多高明,而是因為朝上國對這個世界的無知,容易讓騙子鑽空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本朝四位皇帝,兩個得位不正,一個有祥瑞綜合症,另一個憋著勁兒想做千古仁君,所以都對萬邦來朝毫無抵抗力,心甘情願的當那個冤大頭。所謂上好下所行,地方官員為了獲得功勞、青史留名。也是睜一眼閉一眼,隻要不是假的過分,都樂意為他們向朝廷引薦。

    當然,大宋國庫已經沒太祖時那麽寬裕了。這種千金買鵝毛的營生,次數多了誰也消受不起,但又不能不讓人家朝貢,所以朝廷想出個折中的辦法——規定每個國家的朝貢次數。距離近的一年一貢。遠的則若幹年一貢。規定次數外的朝貢,邊境官府和市舶司不得放行。

    此舉一出,才使冒充使節的現象大大減少。這些年來甚至已經絕跡。但塞爾柱人入主巴格達後,阿齊茲意識到機會出現了……他很清楚塞爾柱人自大狂妄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向大宋稱臣納貢的。那麽官方的朝貢必然已經斷絕。

    從塞爾柱人入主巴格達,到現在已經三年,正好又到了朝貢的年份,既然塞爾柱人肯定不會來,那阿齊茲就替他們走一遭,省得浪費了指標。

    他服了債主給他最後一次機會,變賣家產進行這次冒險。為了提高成功率,他買到了全套通關文書……塞爾柱人的統治下,原先的宮廷官僚全都失業了,隻要肯出錢。什麽樣的文書他們都會幫你造。他甚至聘請了一名曾經出使過大宋的官員,作為自己的親隨,踏上這趟詐騙之旅。可惜那家夥身體不好,在中途就得病死了……

    因為那名官員的暴斃,加上他曾經數度到過廣州、泉州。擔心會被人認出來露了餡,所以才會選擇欽州港這樣冷門的港口來,實指望著能糊弄過關,到了京城就好了。

    事實上,他也把王罕騙得一愣一愣,隻是也不隻是運氣太差。還是運氣太好,他竟然碰上了陳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