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一零章 金風玉露(中)(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910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38

    遼國人根本無法理解,宋人對馬的狂熱,那是上百年缺少養馬之地,給活活憋出來的毛病啊。//.  //陳恪和趙宗績,根本無法抗拒名馬神駒的誘惑,一個勁兒的搜集,結果一不心就爆了棚……至於原先的十匹馬,早就被牽出去,給侍衛們騎乘了。

    這些馬,他們是打算帶回汴京的,要知道,在大宋花多少錢,都買不到這裏麵任何一匹——這可是全遼國最好的馬!

    不過養這些玩意兒也真的很費錢,陳恪和趙宗績第一次見馬夫喂馬,直看得眼前發暈。

    契丹人拿什麽喂馬?他們竟然用光潤如珠,潔白如玉的上等大米!

    還有沒有理!

    趙老夫子當時就看不慣了,他強烈鄙視這種奢侈行為,並斷言遼國要完蛋了。幸好他不知道,大宋皇帝禦馬監的那些名馬,都是用雞蛋的喂養,否則估計也要憤怒的大喊大宋完蛋了!

    要真那樣,他可比邵雍牛多了……

    但話回來,所謂千金易得,一馬難求。花了幾百上千萬弄到一匹名馬,莫非讓它吃糠咽菜不成?況且,品種再好的馬,不精細喂養的話,怎麽能長成高頭大馬?怎麽能有那麽強的耐力、那麽快的速度,那麽好的爆發力?

    要想馬兒跑得快,隻能不惜血本的培養。

    當然,絕大多數馬匹,是撈不著這麽好的待遇。不然遼國再大。也得被馬吃垮了。在遼國旗下,能享受這種待遇的。隻有兩類馬。一類就是這些貴族們玩得名馬,另一類則是軍隊的衝鋒馬……

    遼國幅員遼闊。疆域相當於後世的中國河北、內蒙、東三省、以及新疆一部,加上外蒙、朝鮮東北部、以及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盡管大部分地方,都隻是名義上臣服,但懾於吳丹鐵騎的威名,定期納貢是免不了的。

    遼國人利用這得獨厚的條件,從各地引進良種名馬。僅陳恪和趙宗績所收集的這批馬裏。就有青海馬、契丹馬、吐蕃馬、高麗馬等數個品種,以及西域諸國進貢的波斯馬、大宛馬等。這些戰馬大都品相極佳,身高健壯、四肢修長,耐力速度各方麵十分優秀。

    但最適合用來作馬球用馬的。卻還是個頭不高的契丹馬。因為擊鞠運動強度大,對馬的體力要求高,必須有良好的體力和耐力才能適應。而且比賽對抗激烈,經常出現急停、急走、急轉等現象。所以要求馬爆發力好,機動性、靈活性強,且有良好的步伐,還得不易受傷。還有很重要一點,馬的個頭也不應過高,如果過高靈活性就不夠了,還會影響球手擊球……畢竟。球是在地上的。

    契丹馬,尤其是其中的百岔鐵蹄馬,幾乎全數符合這些要求。陳恪這匹坐騎,更是鐵蹄馬與波斯馬混血,生出的一種短途速度快,轉向靈活、步伐節奏好的良駒,簡直就是專為馬球而生。

    陳恪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馬拉多納,簡稱多納。

    眾人問他。這是什麽意思?陳恪告訴他們,這是‘球王’的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