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四二章 禽情隻自迷 (下)(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528更新時間:2020-05-15 00:45:47

    /div&g;

    -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皆因我朝冗兵冗官之費,十倍於唐朝不止。// .///”陳恪沉聲道:“這雖然早就是朝野共識,但外有強敵環伺,內有祖宗國策,誰敢朝冗兵冗官下手?”

    趙宗績默默點頭,這幾年下來,他也不再是那個總以為世上無難事的愣頭青。知道許多難題,就像太行與王屋,明明擺在你眼前,你卻無法去解決。就好比這節流之事,削減冗兵會導致軍隊減少,若想應對兩麵強敵,就必須采取jing兵政策,這必然會提高軍隊與軍官的實力與地位,對以文禦武、文尊武卑的‘國策’造成衝擊。

    這‘國策’之所以要打上引號,是因為其並非太祖所製定的。按照趙大的設想,大宋朝應該是文武製衡的狀態。事實上太祖朝也是文武之間平衡最好的時期,那時候大宋國力蒸蒸ri上,軍隊既保持著戰鬥力,又沒有任何不臣之心。

    轉折點出現在趙二弑君篡位之後。

    趙二之所以弑君之後、篡位成功,與他獲得大批文官的支持有很大關係。然而他一直沒有機會插手軍隊,所以對軍隊的影響力著實有限。那個時代的人,大都是五代出生,還沒有忘記‘子之位,有力者居之’,換言之,誰掌握了軍隊,誰就是皇帝的思想,依然大有市場。

    趙光義深知,沒有軍隊的絕對效忠,皇位是坐不穩的。他一麵給軍隊高層大換血,將大批忠於自己、卻既無才幹、又貪鄙懦弱之輩強行上位。一麵傾舉國之力北伐。

    如果北伐勝利。趙光義將在軍隊樹立絕對威望,不用再擔心軍隊的忠誠。然而戰爭從不是一廂情願,其勝負必須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還要受時地利人和的製約,結果趙二兩度北伐,皆一敗塗地,連他自己也屁股中箭。從此飽受病痛的折磨。

    比身體傷痛更甚的,是心靈上的折磨,趙光義總擔心。那些將軍士兵已對他生出輕慢之心、不臣之念,隨時都可能發動政變。無法從戰場上獲得軍隊的忠誠,是趙光義最大的悲哀。也是宋王朝最大的不幸。

    為了鞏固統治,趙光義開始不斷給文官集團加碼,同時不遺餘力的削弱軍隊的勢力,此消彼長持續了三代之後,終於出現了現在這種文尊武卑的極端現象。誰要敢提高軍隊的地位,必然要遭到文官集團的反對,連皇帝也會心生疑慮……

    但不提高軍人地位,就無法提高軍隊戰鬥力,也就無法施行jing兵政策,裁軍更無從起……半年前清查軍隊。查出來的缺額,大部分不是被取消,而是又補上了。削減了幾百萬貫的軍費,對節流來隻是杯水車薪而已。

    至於冗官更不消, 大宋朝早就被文官集團綁架了。科舉幾年一屆。才幾百人中進士,並不會造成冗官。真正的冗官來自各種恩蔭,一人做官,他的兒子甚至侄子,便有機會做官。朝廷恩蔭太濫,才是冗官的根本原因。然而滿口‘下為公’的士大夫們。從來都是嚴以律人寬以律己的,誰要敢動他們的蛋糕,信不信你會被他們轟成渣……這些問題,僅是想一想,”趙宗績苦笑道:“就讓人腦仁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