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五零章 秋 下)(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790更新時間:2020-05-15 00:46:09

    《四書》中的聖人之語,都是微言精義。微言精義的另一層意思,就是信息量太少,以至於無法精確的把握真意。

    尤其是講儒家世界觀、思想觀、善惡觀、方法論的《中庸》、《大學》,更是玄之又玄。

    比如中庸第一句‘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學問淺的人,看了都是一頭霧水,學問深的人則有自己的理解,且不盡相同。

    是以雖然有聖人經典在前,人們仍無法精確把握儒家的哲學思想,便需要有人來譯注經典,為聖人和凡人之間搭起一座橋梁。朱熹定《四書》,作《章句集注》,就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

    朱熹以此建立了一個,完整而精致的思想體係,終於完成了宋儒的夙願。儒家哲學也終於登上了頂峰,成為整個國家讀書人的共同思想,繼而成為整個國家的集體意識。從骨子裏改變了中國人。

    單從這一點,朱子確實了不起。

    陳恪對《四書》的詮釋,便完全仿照朱子的體例,甚至內容也以朱子的《四書章句》為主體。但是在最根本的世界觀上,他卻動了手腳。

    因為朱子的一套,原是極好的,隻是在世界觀上出了岔子。有什麽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麽樣的方法論,所以儒家思想越到後來,就約成為‘禁錮思想、阻礙科學發展’的罪魁。

    在世界觀上。程朱理學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根本和本體,‘太極非是別為一物,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隻是一個理而已。’

    在朱熹的認識裏。太極是地萬物的根柢和樞紐,是決定一切和派生一切的精神實體。也就是所謂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從太極中來的。

    那麽如何認知這個太極呢?朱熹‘太極隻是一個理字’,當你一旦通理。便明白了太極,自然盡知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下!

    那麽這個‘理’到底是什麽東西呢?朱子,呃。直接告訴你印象不深,用處不大。需要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

    好吧,那如何去認識這個理?

    這次朱子告訴你了,須得‘格物窮理’!

    ‘格物致知’是儒家大學之道的基石。

    在先秦時代‘格物致知’這句話。大概並不是特別深奧的語言,故而用不著做什麽解釋。

    但是漢代以降,由於文化斷層等原因,人們對它的解釋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由此導出的方法論,也就千差萬別。

    朱熹將‘格’解釋為推究、窮盡的意思。所以朱子之學的方法論,就是窮理。

    那麽如何窮理?朱子了,就是多讀書討論、應事接物。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讀書,讀什麽書?儒家經典。因為儒家把孔孟當成掌握了道的人,或者孔孟就是道。他們追求的便是‘孔孟之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