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終章 走向勝利(2/3)

作者:閃爍字數:6906更新時間:2020-05-15 07:35:29

    雖然與戰略反攻時期的幾次大會戰比起來,京津大會戰不算什麽,但是誰都得承認,這是羅耀武軍事指揮的巔峰之作。

    也正是這場大會戰,使羅耀武贏得了“東方朱可夫”的稱號。

    不管怎麽,這場大會戰徹底改變了戰爭走勢。

    隻不過,戰略反攻之前,還得讓七個主力集團軍與眾多編集團軍充分休整,補充損失的主戰裝備。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雖然高統帥部已經將分配給東北軍的主戰裝備運送到位,還答應了劉誠誌的請求,北方戰區成立戰區級的空軍指揮部,即北方戰區的空力量單獨運作,不再與其他戰區的空力量混合使用,但是東北軍擴編的問題上,高統帥部並沒做出讓步,即沒有答應現有編集團軍的基礎上再成立幾個主力集團軍的請求。

    與主力集團軍相比,編集團軍的大問題就是沒有裝甲部隊的編製份額。

    雖然具體操作,劉誠誌采用了羅耀武與陳必時的建議,即以步兵部隊的名義組建裝甲部隊,但是所需的主戰裝備就是個大問題了,高統帥部顯然不可能按照劉誠誌的要求為東北軍提供主戰裝備。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建立主戰裝備生產廠,自行生產。

    這也是當時東北軍重點解決的問題。

    人手不是問題,當初從東北撤出來的時候,羅耀武就格外重視軍工企業的工人,特別是各大重型裝備生產廠的技術工人,還想方設法的將一些重型裝備生產線運回北京。隻是受現實情況影響,這些生產企業一直沒能複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劉誠誌不但讓陳必時負責裝備生產工作,還親自去了西安一趟,與當地的軍工生產企業達成協議,引進了一批複產所需的關鍵設備,並且設法雇傭了一批高級技術工人。

    當然,這些都不是羅耀武需要擔心的問題。

    他的工作就是負責策劃戰略反攻行動,第一部就是打下唐山、承德與秦皇島,將美日聯軍趕出華北平原。

    按照計劃,東北軍的七個主力集團軍將一個月內完成整編。

    一個月的時間不算長。

    雖然裝備已經運送到位,但是人員補充卻是個難題。東北軍並不缺乏實戰經驗豐富的官兵,如果不是高統帥部一直壓著東北軍,沒讓羅耀武按照自己的想法擴充編製,以東北軍的規模,就算再組建十個主力集團軍也不是難事。問題是,之前的戰鬥,編集團軍的作用已經得到證明。很多情況下,正是編集團軍的存,特別是那十多個素質不亞於主力集團軍的編集團軍,成為了真正的頂梁柱。主力集團軍能有常表現,也與全力配合的編集團軍有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