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章 殺(1/5)

作者:格子裏的陽光字數:13994更新時間:2020-05-17 14:57:45

    就在葉明“悟道”的時候,頭上居然出奇般的出現一朵若隱若現的煉化,這一朵蓮花是能量凝聚而成的,隻有一個花骨朵……

    “佛教以蓮喻佛還有一個原因是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更新最快 .//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此岸——濟渡——彼岸。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葉明頭頂上的那一朵蓮花越來越清晰,花骨朵也大了許多……

    “佛教的重要信條之一,是廣愛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謂慈悲,是指希望和幫助他人解脫苦難,獲得快樂。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是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幫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對於有生命者,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應施予慈悲。對種種惡行,都要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他們,感化他們,使之向善,成為善良之輩,結出善果。但嚴戒同流合汙,要身處汙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汙染,保持自己的潔淨清芬。用來表達這種思想觀念的最好不過的是蓮花……”

    混沌空間飛碟裏麵,藍發長裙女子一臉驚訝……十個手指靈活的敲打著“鍵盤”。屏幕裏麵,葉明盤腿坐在蓮花台上,上方浮現出一朵光蓮……這一朵能量光芒凝聚成的光蓮就是秩序法則……隻有葉明悟道悟出了佛教蓮花的真髓時,才可能出現光蓮……

    這不僅是對蓮花台禁製的悟道,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悟道……她記得在他們星球時,父親給她過,心如漣漪開、七竅玲瓏合、人合一成……葉明頭上浮現出所悟之物。就是心如漣漪開……倘若他能更進一步,達到七竅玲瓏合,他就達到了這個空間仙王層次的境界……

    葉明頭上空的蓮花長到了盆口大時。緩緩盛開……葉明依舊目光緊閉,腦海裏麵想著蓮花……他仿佛自己沉浸到了蓮花的世界……

    蓮生在汙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這自然要與汙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汙穢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魔”。

    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汙穢的侵擾和影響。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戶羅波羅蜜下》:“比如蓮花,出自汙泥,色雖鮮好,出處不淨。”

    《從四十二章經》:“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汙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王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的。釋迦尊者、西遊裏麵的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汙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開發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強了就能抵住魔的幹擾,還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脫生、老、病、死之苦。這聽起來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濃,其實隻是較高的一種思想境界層次。

    一切事理通達了,參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開,不再貪婪、恐嚇、焦慮、癡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擺脫了苦境,變得輕鬆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蓮花,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

    《無量壽軌》:“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

    《白寶口抄》雲:“論凡夫心如合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問:‘何故眾生心性譬蓮花乎?’答:‘《秘藏記》雲:蓮花部吾自身中,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雖經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乃名蓮花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