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調教歐陽童鞋(1/3)

作者:理查德唐僧字數:7348更新時間:2020-05-23 09:02:39

    很多東西,屍僵,屍斑等。歐陽修都拿著紙筆記錄下來,包括魚兒的每一句話。這一次合作,讓他受益匪淺,以致後來包黑子被貶,歐陽修出任開封府尹都運用得上。

    “找到凶手了嗎?”

    “還沒”

    “還沒有?”

    魚兒解釋道:“現場搞的很亂,又是公共場合,人員流動比較大,剛才也問了幾個人,他們吃酒,醉的很厲害,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

    這個案件很棘手,希望寄托在穀主的信息上。不經意問道:

    “歐陽童鞋,你認為誰是凶手?”

    歐陽童鞋想了一會兒,頭像撥浪鼓一般搖頭:“這個還真不知道。”

    魚兒看著目前三好學生的歐陽童鞋,教導道:

    “你應該學會思考,而不僅僅去做詩詞歌賦。民生大計,斷案訴訟這才是你應該去了解的。”

    “可是考試不考這些啊。”歐陽童鞋道。

    魚兒聞聲,的確不知道宋朝的科舉製度,求問道:“考試考哪些?”

    馬玲擺手指頭,道:“以進士考為例,需要“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你怎麽知道這麽多?”魚兒驚訝地問道。

    馬玲拍著胸脯,自豪道:“這有什麽了不起的,我還能作詩呢?”

    宋朝科舉以詩、賦、論三項為最重。所謂“帖”,全稱為“帖經”,即默寫經典中的段落;所謂“墨義”,即筆答經義,規定為十條。默寫經書為什麽叫“帖”呢,因為這類考試是將經典原文的前、後句子裁去,隻露出中間的某一兩句或某一兩行,讓舉子們把前、後補齊。除“帖經”、“墨義”外。還有回答“時務策”三條。這三項在進士試中屬於捎帶腳兒的,不很重要,而在明經科則很重要,幾乎是該科考試的全部,要不然為啥進士曆來看不起明經及第的呢,就因為考明經大多靠死記硬背,不像考進士那樣可以文采飛揚。因為考題量大,不論是鄉試還是會試,舉子們都要在考場裏呆上三四,才能把所有內容答完。

    魚兒歎氣道:“一個人從寫詩作賦。熟知音韻,對老百姓卻知之甚少,一旦當了官兒,怎麽可能懂得治國理民?後世科舉不再考詩、賦而專考經義。”

    “後世?”馬玲與歐陽修齊齊看著他。

    魚兒連忙捂住嘴兒,道:“哈哈,你們聽錯了,我的是給皇帝上書。建議廢黜詩、賦、論,增加明經人數。”歐陽修曆史上可是號稱伯樂,自然不會在意什麽廢黜詩、賦、論。”

    “誰能給皇帝上書呢?”歐陽童鞋問道。

    馬玲開始思考。不過憑借她的那腦袋是想不出來的。

    魚兒高深莫測道:“遠在邊,近在眼前。”

    “你?”馬玲與歐陽修齊齊看著他。

    魚兒白了他一眼道:“不是我,是你?”

    “我?”歐陽童鞋指著自己道。

    “準確的,不是現在的你。而是未來的你。我看好你哦。”完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轉身去現場再看看,不定有留下的線索。而歐陽童鞋則沉靜在震驚當中,思考著魚兒的是什麽話?一股涼風襲來,才從思緒中醒來。發現人已經走了。趕緊去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