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3章 林燕雲奇襲應天,高太尉命喪甕城(1/5)

作者:誰是枕邊人字數:13358更新時間:2024-03-13 10:12:58

    話說吳韻占領徐州隻是為了引出高俅,他雖然不知道朝廷要派五路大軍合圍他,但是他知道徐州肯定守不住,朝廷不會任由徐州被除奸盟占領。

    他一邊將大量的布衣堂的探子派往大名府一帶,探查高俅的動靜,一邊思考下一步的行動。

    根據探子的回報,高俅目前躲在大名府內。

    大名府是北宋四京城之一,是首都開封聯係燕趙之地的咽喉,城高糧多,兵多將廣,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為宮城,有三門,分別是中門‘順預門’,東門‘省風門’,西門‘展義門’。外城四門,分別是北門‘拒胡門’,東門‘東安門’,西門‘西安門’,南門‘南安門’。

    吳韻想起此時關勝就是大名府兵馬總管,若是能夠策反他,設刀斧手於屋內,將高俅誆騙過去,就可以輕易殺之。隻是派誰去策反他呢?

    他思考了很久,覺得派誰去都不合適,因為關勝此時已經是手握一府兵馬的大將,就算他念舊情不殺來人,估計也不會重新當‘匪寇’。

    但是還是要試一試,萬一呢?

    於是他讓蕭讓寫了一封信,裏麵大致介紹了梁山目前的情況和除奸盟的宗旨,然後讓一名布衣堂的探子潛入大名府,找個機會交到了關勝的手裏。

    關勝看完密信後,將之燒毀,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語。

    他想起了梁山上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那些逝去的和少數依然還在的兄弟們的音容笑貌。

    去和兄弟們在一起是小忠小義,而報效朝廷、報效國家是大忠大義,關家以忠義傳世,當行大忠大義。

    打定主意,他對那探子說道:“我乃是朝廷命官,高太尉就算作惡多端,也應當由朝廷議罪,你請回吧。”

    那探子說道:“關將軍豈不聞官官相護?高太尉等奸臣的罪若是朝廷能議罪早就議了,指望這樣的朝廷,天下黎民百姓還有活路嗎?”

    關勝歎了口氣說道:“朝綱不振,天子昏聵,我等隻有等待明主,切不可犯上作亂,導致生靈塗炭。”

    那探子譏諷道:“嗬嗬,隻怕等來的是一位更昏聵的天子。告辭!”

    兩天後,吳韻得到了幾路探子的消息。其一,朝廷要派五路大軍合圍徐州。其二,這次圍攻徐州的主帥就是高俅。其三,相州軍裏沒有一個叫嶽飛的。

    呼,他長舒一口氣,還好沒有嶽飛。

    然後他對著簡易的地圖分析起來:以高俅怕死的尿性,他肯定繞道走應天府這路,跟在楊保大軍後麵多安全啊。

    若是在野外伏擊高俅,對方人數太多,他也容易逃跑,而且還可能會被兩軍夾擊。所以,最好是把高俅騙到城裏,來個甕中捉鱉。

    符合這個條件的也隻有應天城了。

    他摸著下巴思考了良久,決定先扔出一個迷霧彈,掩蓋自己真正的行軍路線。

    很快,梁山各部都收到了盟主的軍令,調兵遣將,往梁山縣集合,其中兩千步兵,一千騎兵,一千刺客,兩千水軍,共計六千大軍。其餘六縣各留五百士兵防守。

    大軍在梁山縣以北二十裏處紮營,日夜操練,喊殺聲震天,做出一副要攻打大名府的架勢。

    高俅大急,他此時已經率領八千禁軍離開大名府,要是碰上這夥賊寇就完蛋了,於是又急忙撤兵,退回城裏。

    與此同時,在濟南府的金德收到了一份密信,梁山除奸盟準備攻打大名府。

    他立刻將此消息送往金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