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8章 金軍有驚無險渡黃河,吳韻勃然大怒追金兵(1/5)

作者:誰是枕邊人字數:16748更新時間:2024-03-28 04:06:45

    十二月底,不顧種師道和林燕雲的反對,皇帝趙桓直接在議和書上蓋上玉璽,這份協議就生效了。

    當天,朝廷裏群魔亂舞,酒樓中眾醜狂歡。

    李邦彥即興做了一首【退金兵】:十月寒風吹黃河,北方蠻夷犯中原;聖君親征抗金兵,三戰三勝敵膽寒;蠻夷畏懼君王怒,乞求休戰放歸路;新帝不忍百姓苦,含淚議和放金兵。

    好家夥,在他這首狗屁不通的詩中:宋徽宗成了唐太宗,禦駕親征擊退北方蠻夷;而新皇帝宋欽宗成了宋仁宗,為了百姓不受戰亂之苦,與蠻夷議和,放他們離開。

    要不是後麵有靖康之難,這個世界後世的曆史學家還以為宋徽宗和宋欽宗英明神武,而他李邦彥作為輔佐的宰相也是功不可沒。

    看到李邦彥的詩,吳韻真想給他幾個耳光。他低估了這幫文人的無恥程度,明明是他們把大好局麵搞成一團糟,明明是他們逼迫皇帝簽訂這個喪權辱國的協議,居然好意思說成宋國大勝,金國大敗,皇帝為了天下太平忍辱負重?

    “樂園,我能殺了這幫奸臣嗎?我真的很想殺光他們。朝廷開不下去就別開了,不殺他們難消我心頭之怒,不殺他們怎麽對得起死去的將士?“他在腦中問道。

    【叮,請你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偏離當前的任務。】

    他歎了口氣,看了下當前的任務:主線任務‘半年內擊退金兵’應該沒問題了。隱藏任務‘誅殺漢奸杜社和杜充’還沒完成。

    他敢肯定這兩人當中至少有一個在完顏宗望的軍中。

    如何擊殺他們是一個難題啊,於是他找來許貫中商量。

    兩人寒暄了幾句後,吳韻將這兩個漢奸的名字告訴許貫中。

    “杜充現任滄州知州,至於這個杜社我不知道。“

    哦?吳韻眼前一亮,那麽在完顏宗望軍中的一定是這個杜社了。

    他又跟許貫中分析了完顏宗望的幾次軍事行動,指出:“金軍中一定有漢人儒生在背後出謀劃策。“

    許貫中一聽就知道了,盟主這是要除奸。他凝神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個杜社若是藏身金軍當中,我們很難派人潛入刺殺。不過,若是以勢逼人,逼迫金軍交出此人未嚐不可。“

    吳韻不明白,問道:“計將安出?“

    許貫中笑道:“黃河為天險,隻要不結冰了,金軍如何渡河?“

    吳韻恍然大悟,隻要拖到春天,到時候金軍想走就很難了。難怪當初趙構去金營議和的時候,許貫中給自己出了一個計謀,就一個字‘拖’。他當時以為是拖到金軍糧盡,原來真正的含義是在此啊!

    現在快到十二月底,距離黃河冰融還有一個月。也就是說,他要將金軍拖在黃河以南一個月。

    問題是現在朝廷已經議和,金軍馬上就要走了。

    吳韻摸著下巴問道:“如何拖?趙楷這個混蛋一點苦都吃不了。“

    許貫中說道:“請問盟主,這一千萬貫的賠款,朝廷拿得出嗎?“

    吳韻明白了。朝廷定然拿不住這筆錢,肯定要去收刮百姓。到時候除奸盟將議和的內容公布出來,再到處煽風點火,說那些貪官一文錢也不出,朝廷的賠款都讓你們這些窮苦百姓來出。試想一下,聽到這些消息,那些百姓的心情會如何?

    他說道:“是時候讓百姓知道真相了,那就有勞許司主了。“

    許貫中撫須笑道:“義不容辭。“

    就在朝廷簽訂議和書的當天,開封府貼出公告:凡是開封府百姓,每人出三貫抗金稅。後麵用華麗的辭藻給出了一大堆理由,總的來說就是朝廷為了這次抗金付出了多麽大的努力,將士們犧牲有多麽大,你們作為被保護的百姓不應該捐點錢幫朝廷渡過難關嗎?

    開封府當時大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口,每人收三貫稅大約得錢七百五十萬貫,還差兩百五十萬貫,趙桓問李邦彥:“這點錢朝廷總有了吧?“

    李邦彥回答:“沒有!現在朝廷一貫錢也沒有。許多將士的撫恤金都欠著。“

    趙桓問道:“錢呢,朕的錢去哪了?“

    李邦彥回答:“金人入侵,今年北方各路的賦稅還沒運過來,南方各路的賦稅也由於戰火沒有運過來。目前隻有開封府周圍等地的賦稅收齊了。“

    趙桓納悶了,為什麽南方的賦稅還沒運過來。他問:“除奸盟攻打徐州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