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汴州,汴州!(1/2)

作者:風煙淨字數:5958更新時間:2020-05-27 04:19:31

    ()    京城十八門。除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道主門之外還有十四道輔門,但即使是有十八道寬闊大門,相比起雄偉高厚的朱sè城牆來,依舊顯得這一座城如同箍緊的鐵桶一般森嚴堅固。

    太祖趙匡胤是公認的雄才大略之帝王,而這一座平地建起的雄偉城牆則是太祖皇帝下令在五年之內完工的京城,原本許多人並不看好京城的地點遷到汴州再往東,但是太祖當年深信往東有紫氣東來的龍氣庇佑河山,所以硬是壓下了滿朝文武的反對意見,最終豎起了這一座前所未有的雄城,當年奉命遷居進京的十萬戶富戶也早已不再感覺幽怨,而是慶幸。

    大趙國的文臣深受太祖寵信,但是誰也不會懷疑太祖會不尊崇武將,因為京城十八門的鎮門浮雕像上雕刻的卻是隨著太祖一起起兵的十八位將軍,雖然後來當中的許多位將軍被太祖釋去了兵權卸甲歸田的享受安逸生活,但是為了昭示武將的赫赫之功,太祖將十八位將軍的雕像永鎮城門,這樣一來,雖然文人在朝廷內的地位rì益權重,但其實武人心中一直就有武人的驕傲。

    京城之內的皇宮,朱牆寬厚,地基鋪就堅實磚石,漢白玉欄杆雕梁畫棟,飛龍舞爪,簷角龍首昂揚朝闕,一派氣勢恢宏。

    但是與皇宮外表所看到的恢宏大氣相比,禦書房相對就簡陋的許多。

    不算名貴的書架,書桌,龍椅,還有床榻,壁上沒有懸掛詩詞畫作,唯一懸掛的便是一把沒有劍鞘的古樸長劍。

    龍椅上坐著一名身著寬大龍袍的麵目英武的男子,頭發已然有些花白的趙匡胤目光幽悠遠的盯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另一名男子。

    坐在皇帝對麵的卻是一名身穿淺sè素服的中年男子,麵目看上去略顯文氣,甚至眉毛竟然是細長有若柳葉,朱紅sè的唇,一對明朗眸子當中全是柔和之sè,儼然一名儒雅文臣麵目。

    但其實,這人便是讓整個下側目的武將嶽武,大趙國的鎮國公。

    趙匡胤的神sè略顯憂慮,而嶽武看上去則要從容淡然得多。

    “飛卿,朕疑惑的是為何你不肯出城破陣,反而是隨著滿朝文武一般的固守城池?難道京城之內的二十萬兵馬還無法勝了完顏老匹夫那十五萬輕騎麽?”

    儒雅男子笑了笑,然後淡然從容的回答道,“非是嶽武懼怕於金人,隻是這一場戰事來得太突然。而完顏鴻漸兵臨城下而不攻城,他選擇在城外三十裏之外駐紮非是為了攻城,而是為了等待時機攻城...”

    “此話何解?難道飛卿認為金人還有後援麽?”趙匡胤皺了皺濃眉,疑惑的問道。

    “金人二十萬兵馬踏破燕雲十六州,實在是讓人感到詫異,連我都感到意外金人竟然能夠這麽快戰敗了遼人。但是觀城下十五萬輕騎陣勢,嶽武自問即使京城之內有二十萬兵馬,但是卻依舊無法對這十五萬兵馬展開圍攻或者猛攻的陣勢,因為完顏鴻漸除了將十五萬兵馬陣勢分散守住十八門之外,更是將分布的陣勢放大到了三十裏外的首尾兼顧之勢。”

    “既然金人擺開這樣首尾兼顧的防內不防外的陣勢,那就可以明完顏鴻漸的目的絕不可能是強攻京城,而是另有所圖...”嶽武自信的道。

    趙匡胤習慣ìng的捋了捋自己的長須,眼中思索片刻之後道,“金人二十萬騎兵南下,可見已經是金國騎兵的極限數量了,那麽除去攻擊汴州的一萬多兵馬,金國怎麽可能還會等得到援兵?而且他就不怕朕的勤王之師麽?”

    嶽武依舊是波瀾不驚的道,“如果嶽武猜測無誤的話,完顏鴻漸之所以以驚雷之速深入大趙領土並且圍困京城,他的目的其實是打著以戰養戰的想法想要彌補秋季沒有越境打草穀的那場損失...”

    “為何這麽?那朕的汴州子民豈不是...唉...這可如何是好!”趙匡胤一想起陷入戰火當中的汴州城,頓時眉頭緊皺,全是苦惱憤恨之s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