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章:開拔之前(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5812更新時間:2020-05-27 07:39:15

    掐著手指過日子是什麽樣的感覺呢?對於呂哲來那是一種枯燥加忐忑的糟糕生活。他很不理解周遭的袍澤為什麽會顯得那麽無所謂,現在是雨季並且馬上就會下雪,在這種氣條件下開拔,這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近來不斷有新的軍隊進駐,同時一些黔首也來到軍營附近。軍營重地自然不允許百姓進入,男女老少們似乎也懂得這個規矩,他們遠遠地隔著軍營聚在一起,有些人甚至開始搭建窩棚,好像是要長待?

    軍隊看管戰俘更加嚴格了,並嚴禁黔首靠近,很快圍著戰俘區域的籬笆被加高加寬,顯得很戒備森嚴。

    這一呂哲所在的五十人屯被集結起來,他們被告之不能攜帶兵器,需要拿上皮囊。

    軍營的廣場不斷有士卒集結而來,每個百人隊各自列成長十人寬十行的方陣,四四方方的軍陣增加到五個,五百人主在最後姍姍而來,他並沒有做任何演講。

    好像是特殊的一?以往集結時,將領總是約束隊伍不能喧嘩,這一次卻是任由士卒交談。

    呂哲所在的屯,士卒們顯得很開心,他們在談論親人,個別欠人債的士卒在期盼家人有帶來財物,更多士卒是希望家人帶來保暖的衣物。

    顯然,這是軍隊有計劃的就近省親活動呀!

    訝異了,迷惑了,呂哲不知道那些老百姓是怎麽知道軍隊要開拔的,在臨開拔之前竟然會來。在他看來,軍隊的任何行動都是應該保密的,不然怎麽能保證軍隊的機密性?

    可以那是一種少見多怪,目前軍隊駐紮的地方是國境內處不在邊關,而且不在國家大的軍事行動保密計劃之列,秦軍在國境內的駐紮與開拔從來都是有時節安排的,幾百年來哪戶沒有親人在軍隊,他們怎麽可能會不知道秦軍開拔的季節。

    不是衛國戰爭,秦軍的士卒受征召時需要自己身穿軍服並且攜帶兵器,很多沒有攜帶兵器的士卒進入軍營後,軍隊的後勤並不免費提供兵器和軍服,士卒們可以向後勤官或者商販購買。

    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但是在秦人看來這一切是那麽得理所當然。

    征召兵不是駐紮地方的郡縣兵,也不是服兵役的更卒,更加不是駐紮邊境的戍卒,正卒是征召兵的名稱,他們受征召是要去征戰,“征”從春秋以來就有“獲得好處”的意思,既然是要去獲取好處那當然需要自己攜帶工具。

    商鞅的變法體現在很多地方,強調律法是其一,躬耕得爵是其二,征戰進爵得田是其三,還有許多許多。顯然,服兵役的義務也是理所當然的一項,而正卒顯然就是能在國家的組織下進行集體搶劫這種有意義活動的一種。

    呂哲很期盼待會能夠看見大叔的身影,在軍隊中待久了的他知道秦軍的“與眾不同”。這裏除了提供必要的兩餐根本不會白白提供……哦!對了,還有一張毯子,除此之外根本沒有白白提供東西,兵器要買,壞了去修也要付錢,想加餐更要給錢。沒有白白的得到,什麽都要錢啊啊啊!

    左顧右盼,他們站在這裏已經有大概半個時,原本意興盎然的士卒失去了交談的興趣,幾乎全是用眼巴巴的神情在看著有決定權的五百主。

    五百主的表情很嚴肅,他右手握著劍柄,時不時會看向軍營正中的方向。

    那裏是中軍的位置,有一杆粗木豎立向空,一塊三角形狀黑底的旗幟正在迎風飄揚,它上麵用白色描繪的圖案是一種飛鳥紋,所繪飛鳥為褐馬雞。寓意不戰則已,戰則不死不休。

    實話,呂哲在沒有看過秦軍戰旗之前一直以為會是龍旗,囧……

    在中軍大帳的前方十五米處,高達二十米左右的巢車上站著三個人,其中有這支部隊的臨時統帥,他是一名郡尉(比二千石銀印青綬,掌佐守典武職甲卒),另外兩個拿著旗子的人就不知道是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