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布局開始(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670更新時間:2020-05-27 07:39:22

    神州大地有史以來行政效率最佳的可能要當屬大秦,這種行政效率哪怕是以後的朝代也沒有一朝可以比擬。

    鬥毆事件在人犯被羈押的當已經錄犢記案,甚至有令史找到呂哲詢問經過。

    秦律的莊嚴在老秦人心裏已經根深蒂固,呂哲自然不能加油添醋的描述當時的情況,否則與其他人對證不符合也會被算是犯罪的一種。

    實際上也不需要加油添醋了,令史得到事情經過之後,挑起毆鬥的樊噲已經被打了十鞭子,從犯劉季也挨了五鞭子。

    秦獄卒抽打人的鞭子是用馬尾編成,這種鞭子極有韌性又不失柔軟度,鞭打起人來每鞭子必然會留下一排麻花狀皮開肉綻的傷痕。

    傷口看上去可怖的同時,別忘了那是動物的毛發,上麵的細菌該有多少種呢?它會使人留下難以彌合的瘡口,長久不用鹽水清洗必然造成感染和糜爛,體質差的人會在高燒中病死。

    樊噲被判兩年外加鞭撻三十,鞭刑並不是一次性完成,分為五次行刑過程,每次隔開半個月抽打六鞭。除了鞭撻之外,這個胡須男還需要服刑,也就是作為徭役補償自己的過錯,也就是兩年的勞動改造,好處是管吃食。

    作為從犯的劉季被判監禁一年,這家夥沒有額外的鞭刑,也不需要出去勞動改造,不過苦逼的是需要為自己在牢裏的吃食付錢。很搞笑的補充,大秦沒有白養罪犯的做法,如果沒有錢購買食物,犯人餓死在牢裏也是符合秦律的。當然,特殊犯人不在此例。

    挨了鞭撻的不止是劉季與樊噲,為了警告和體現秦律的莊嚴性,被動鬥毆的民玞也每人挨了一到三鞭,哪怕是重傷的民玞也沒有例外。這裏是不是也體現出秦律的“不管緣由”和“不講人情”呢?

    縣令的判決傳到呂哲的耳朵裏時,他對判決充滿了感慨。“暴秦”幾乎是曆朝曆代對大秦的定性,然而這種定性是充滿惡意的。

    簡單而言,不是暴亂的六國叛軍不知道法律的重要性,而是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富麗堂皇的理由。

    身為一個現代人,呂哲怎麽能不知道法律的莊嚴性,而對法律的踐踏恰恰是從秦亡之後留下的禍根,哪怕是現代的朝法律也是一種權貴玩弄的笑話,這恰恰是曆史遺毒。

    一段關於刑法和判刑的嚴肅過程讓呂哲感慨了很久,他沒有當過特權階層不了解玩弄法律好處,從來都是民的經曆讓他產生了一種想法。

    “要是大秦沒有亡國,法律的莊嚴會被踐踏嗎?”

    以前是為了活命而奮鬥,有了這個感慨之後,他驚訝於自己的節操,加上捍衛法律的想法去奮鬥,簡直就變成一個高尚的鬥士了。

    在工作之餘,呂哲一直托人觀察蕭何,其中不乏借用徐陽背景的威懾力和李良的財力。

    當兩人不明白的追問時,他總是用憧憬的語氣:“你們不會了解這個人的統籌能力是多麽可怕。”

    徐陽不明所以:“不過是中等縣的一個縣丞罷了,會有多大的才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