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四章:理想之地(1/5)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5798更新時間:2020-05-27 07:39:50

    感謝老書友“火焰擼卡奇”再次的熱情打賞!

    PS:真的要分成一章三千字的兩章嗎?榮譽還想著下個月寫那種一章一萬字左右的大章節呢,傷心ing

    …………………………………………………………………………………………

    夷陵三麵環山,隻有在東南方向有一塊平原;江陵東與南兩麵皆有沼澤地,北麵也是一座山嶺。

    這兩個地方的地形來都是易守難攻的地形,如果是在那種諸侯混戰的戰亂年代,有人占據江陵與夷陵,那麽對發展的前期肯定相當有利。

    夷陵與江陵的中間是一片在南方十分罕見的廣闊平原,有了那些山嶺與江水作為防禦線之後,平原地帶能夠開發為可以耕作的田地。占地至少二千二百傾的田地一個收獲季節可以出產多少糧食?

    呂哲詳細研究過兩地的地形,他心中已經有了腹稿。

    要是這次作戰獲得勝利,呂哲就能夠占據下夷陵與江陵,利用周邊的地形來布置防禦線,牢牢地控製兩地。

    親身走在廣闊的平原地帶,能更加清晰地觀察並作出規劃,他現在就眺望遠處的山嶺和依稀可見的江水。

    “這個地方真是不錯。”

    十分適合作為耕作地的位置,它的南邊是橫跨好幾個郡的大江,隻要引水進入平原,那麽灌溉係統就會非常發達,根本就不擔心沒有足夠的水源。

    秦國一統時期水利技術其實已經基本完善,像是“曹國渠”或者是巴、蜀那邊的“靈渠”都是用非常成熟的技術在建造。當然,現在“靈渠”還在改造之中,並不是完成品。

    一塊永遠不擔心沒有足夠水源的糧產地,它對社會代表著什麽呢?代表著擁有穩定的糧食來源,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會是一塊戰略要地。

    “奇怪了,南郡當局為什麽沒有開發這塊平原?”

    呂哲這個對農業並不熟悉的人都能察覺出這塊平原是一個優良的糧產地,一定是有什麽難題困擾著南郡的官府,不然沒可能放著不開發。

    將近四萬人正在平原緩緩地朝目的地江陵靠近。先期斥候早就在持續回報桂越和閩越的動態。事實證明閩越與桂越也有安排探子在夷陵,呂哲率軍出發後的一個時辰左右,足夠百越的探子用某種方式傳遞消息回去,而斥候也回報過來。從桂越與閩越的動作來看,肯定是察覺秦軍的動靜了。

    按照目前行軍的速度,他們還有將近兩個時辰左右會到達江陵。

    從夷陵到江陵,快馬馳騁隻需要兩個時辰左右,散步般的走起來則是需要四個時辰左右。隨著速度的不同。到達的時間也就不一樣。(所以別看暈了,這個時間是不固定的)

    被押解著趕路的甌越戰俘一路上看起來比較配合,他們似乎也知道自己將要去哪,配合中帶著一絲的古怪。

    到了中午時分,呂哲在斥候查探周邊沒有發現敵情的前提下命令全軍止步,他們沒有走進旁邊不遠處的林子遮陰,而是在正午的陽光下開始吃飯。

    可以,逢林勿進是率軍者的常識。

    行軍姿態的夥食當然會與駐營狀態不一樣,士兵們在得到吃飯的命令下從腰間懸掛的皮囊中掏出饅頭,輔兵還會一個個分發早就烤好的肉食。

    呂哲吃的東西比士兵們要豐盛一些。他的食物是用竹管悶出來白米飯,竹管的蓋子被打開的時候米飯還熱乎乎的,一些用竹管存放的細肉絲和湯也很香很濃。

    秦軍並不提倡在食物上的同甘共苦,如果軍官吃的東西與士兵一樣,那麽士兵們不會感動。軍官、有爵位待遇的人吃的東西與士兵一樣,士兵們會驚恐的想“完蛋了,一定是糧草不足”。糧草充足又吃的一樣,士兵們會產生不滿的情緒,認為自己將失去奮鬥的目標。

    很不符合漢朝以後的觀念對吧?但秦人就是這樣,他們已經習慣立下什麽樣的功勞會有什麽樣的待遇。如果軍隊真的講求什麽人人平等。那麽還努力地拚命殺敵做什麽,他們將失去絕大部分的上進心。到時候作戰講的就是依靠將領的個人魅力,士兵喜歡哪個將領就願意為其拚命,不喜歡就糊弄著。這樣的軍隊還能叫軍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