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五章:兵發黔中(1/5)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5000更新時間:2020-05-27 07:39:53

    感謝“superbi”“殺師”兩位書友寶貴的月票;謝謝“康康你”“銀色海英”的熱情打賞。.

    有書友的對。回古代隻有一個女人是廢材,這點榮譽非常同意!不過那要看怎麽寫,本書是以軍旅為主,所以,嘿嘿……

    …………………………………………………………

    整個南方**的起始點是南郡,它經過兩個月之後已經基本被呂哲掌握在手中。

    南郡位於長江中下遊地段,根據現代的礦產分布圖來看,這裏的金屬礦產的種類非常之多。不但出產銅和鐵,乃至於金銀這種貴金屬都有出產。

    目前這個階段,呂哲派出去的人是有找到礦產出產地,可惜的是由於這年代的開礦技術還不成熟,哪怕知道哪裏的地下有礦產也很難挖掘。不過,一些露或者比較淺的鐵礦和金銀礦開拆起來倒是不難,現在找到的已經有兩處鐵礦、兩處銀礦、一處金礦正在做業。

    銅礦是現今最為寶貴的礦類,之前在越城那邊就有兩座銅礦早被開采,後麵除了恢複開采倒是沒有再發現新的礦點。

    呂哲對治金隻是有很淺薄的概念,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整改。

    所幸現在的社會對銅的利用已經達到頂峰,依靠兩處銅礦的出產,兵器的來源雖然不大,但是還算穩定。對銅礦的治理除了製造兵器之外,一些銅塊也被堆積起來,它們還沒有製作成錢幣。

    之所以不製作成錢幣不是沒技術,而是私自製造錢幣在秦國是不允許的,呂哲要看看動蕩會到什麽程度,再來做下一步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夷陵和江陵附近的防禦體係,那些主要要道的兵堡和一些地段的烽火台已經全部建立完畢。個別先建的設施已經拆封投入使用,後麵那些新建的設施還需要等待固化。

    對於夷陵和江陵中間那片平原的改造還在進行之中,現在也就清理出大約八百頃左右的田地,還有兩千多傾的土地正在加緊清理。

    現在離再次耕作的季節還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那塊平原春耕時節應該可以利用了。如果事情再順利一些,隻要再支撐一年呂哲有了那三千多頃的田畝的出產,是不會再缺糧了。

    那些田地呂哲也想好了要怎麽做,他會一部分以租的模式給一些六國遺民或者本地人,大部分則會給屯田兵來耕種。

    除了夷陵和江陵中間先開發一片耕田,南郡其它地方屬於官府的土地呂哲也有意開發。當然,前提還是要看這次的動蕩會是什麽規模,算是他預先做的幾套方案之一吧。

    隨著呂哲控製整個南郡,那些縣全部歸入管理,對整個南郡的了解必然會得到加深。

    南郡大部分經過**的縣,它們的人口銳減程度並不是太嚴重,不過戰亂的破壞力不止是會造成死傷,對經濟的破壞力其實是非常大。

    一些亭、裏在亂兵和百越人重複的經過和襲擊之下直接變成了廢墟和平地,個別的鄉也在戰亂中成了荒無人煙的區域。

    這個時候的農作物不可能栽種在縣城裏麵,隻能是郊外和鄉下地區。戰亂期間,由於人口往縣裏跑,郊外和鄉下無人看守的農作物必然會被亂軍或者是百越人破壞。

    呂哲查看各地在戰亂得到平息後匯報過來的公函,直接消失的亭數量有二十六個、裏有八個、鄉有一個。被破壞得不像樣的地方更是多不勝數,農作物的破壞更是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已經快到收獲的時節,各地的黔首看著那些被破壞或者燒灰的農田各個泣不成聲,沒有收獲又經曆戰亂的人們,無不在擔憂交不起賦稅該怎麽辦,來年沒有糧食又該怎麽應對。

    很多縣令(長)都向江陵發出請求函,乞求呂哲能夠向鹹陽中樞匯報實情,不敢奢望鹹陽中樞能夠發糧救災,就求著減免或者免去當年的賦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