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章:項氏起兵(1/5)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4332更新時間:2020-05-27 07:39:57

    鞠躬感謝“隨風1漂泊”“空醬油黨”“jakl508”“屠龍阿澹”“davidpei”“rhineberg”“丁宗越”“不是路過”“寒冰雨”“罄麟”“56”“康康你”幾位書友投出寶貴的月票!也再次謝謝“清清狼”的熱情打賞!

    …………………………………………………………

    急嗎?有點長遠目光的人看來,在還沒有發生之前做準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總好過事情發生的時候被弄了個措手不及。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季布堅信這一點,梅鋗也同樣讚同這一點,甚至是一直表現憨厚的蘇烈同樣也理解這一點。

    人站在什麽樣的位置所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很多時候人們把這個解釋為“陣營決定立場”昂或是“屁股決定腦袋”。當然,這個的不是季布、梅鋗、蘇烈等人,而是在遙遠的會稽郡的一些人。

    南方陷入動亂了啊,而且是很多郡縣一亂就不可收拾的那種。對於一直在經營和準備的項氏來,這場動亂來得太早太突然了,以至於在動亂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項氏的重要成員不在會稽。

    項氏想要布的局不會僅限在會稽一地,僅是會稽郡的布局也太了,不符合項氏所要做的大事。

    範增出現在南郡,他帶有南方很多郡縣的地形圖,如果不是有誌吞南方乃至於下的雄心壯誌,項氏何必去繪製那麽多地圖。

    項梁常年在會稽郡經營,項伯卻像是一個外交家一般行走於各地。

    項伯也是一個能言會道的人物。常年行走於四處聯絡黨徒,在他的奔走之下各地的舊貴族形成了一個反秦聯盟。

    這個反秦聯盟是否牢靠根本就無所謂,他們致力於推翻秦國複起舊國,互相之間情報共享。一些秦國的官員也是這個聯盟的一份子,很多情報就是經由這些在做官的人透露出來。

    民間一直在傳言秦國酷烈。事實上秦國的賦稅和徭役也確實重,但是暗地裏沒有人推波助瀾的鼓吹影響會那麽大嗎?

    欲使國家滅亡必先毀其根基,國家的根基既是民心。謊言一千遍一萬遍就會成為真實,何況乎秦國的國策真的是太不珍惜民力了。

    項梁化名梁項成為會稽郡郡守的幕僚已經是兩三年的事情,那時候的會稽郡守還不是現在的殷通。

    項氏在會稽郡經營當然也不是近期的事情,實際上項氏也不止在會稽郡有基業。隻不過會稽郡是項氏經營得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一個郡罷了。

    或許荒謬,不過事實確實是那樣,南方各個郡的郡守被委派之後到達當地都會需要當地人的支持,他們的做法一般是招募當地有名望的人作為幕僚,形成一種“權與權”的結合。

    所謂的“權與權”並不難理解,既是郡守掌有“大義”。也就是國家(皇帝)給予的權利,而當地人對本地熟悉控製鄉裏,有著使郡守的政令能夠被執行的“族權”。

    舉一個例子來明項氏對會稽郡的經營,身為會稽郡的郡守殷通根本不了解自己治下的實際情況,他所看到的隻不過是幕僚願意讓他看到的,他所了解的隻不過也是幕僚們願意讓他了解的。

    整個會稽郡有二十七個縣,項氏持續經營之下控製了二十一個縣。會稽郡中有三萬的郡縣兵。其中兩萬人已經被項氏暗中掌握,首府吳縣五千郡縣兵的將領也有三個軍侯已經被項氏收買。

    什麽叫處心積慮?項氏的經營就叫處心積慮!

    南方陷入動蕩已經快三個月,會稽郡與鹹陽中樞失去聯係也已經快兩個月,郡守殷通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殷通在心急什麽呢?是心急於國家陷入動蕩,痛惜民不聊生嗎?不!他心急的方向有些詭異,是在急切的想知道其它郡的態勢,然後做下一步打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