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五章:一隻大螃蟹(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41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04

    感謝“滄田桑海007”的月票!謝謝“程”的評價票!

    ………………………………………………………………

    項氏怎麽能夠允許呂哲在南方引領,這樣一來他們策劃了那麽多年的計劃不就成了笑話了嗎?

    呂哲太恐怖了,竟然有通的手段造勢,將一件丟人的事情變成聚攏群雄的盛事,本來也就是南郡和黔中郡自己關門玩的折騰,偏偏有吳芮做了個開頭,三萬借出去的部隊被南郡武裝齊配,這簡直給一些窮困的首領打開了一扇金燦燦的大門。

    桓楚派出兩萬人到了南郡竟然也被武裝起來了,後麵又有周文的五千人當成例子,簡直不得了了,空手去南郡的人能披掛戰袍手持武器,而且人家南郡還明那些被武裝起來的人不是被收編,這對在亂世自成一軍的首領是致命的誘惑!

    各地武裝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去南郡不但有衣穿有兵器還能吃飽飯,這風聲傳出來之後,那還不一個個瘋了似得往南郡跑?

    短短的一個月,南郡各地的關卡接待的武裝首領超過百人,一些零零散散跑來南郡的就更多,豪氣一點的如吳芮的三萬、桓楚的兩萬。差一點的就像周文親自帶了五千人,周殷親自帶來三千多人,申屠嘉、張蒼、任敖、紀信等等一些人拉著家當帶著千八百人拖家帶口跑來南郡。一些人單身前來南郡,看起來個個不是武勇就是有一技傍身。他們被問及願不願意入伍報效時,隻問有什麽待遇。覺得合適也就在名冊蓋個手印,至此也是南郡一員了。

    一時間,擺在呂哲案頭的名冊有如山,以助戰名義來到南郡的人數超過十三萬,投效入伍者三千七百五十四人,識字的人有一百餘人成了各縣的文吏。

    原本堆在武庫隻等輔兵出戰才會發下的戈矛被搬空了,儲備的戰袍也一車一車拉出去分發,多了十幾萬張嘴巴糧食的消耗也是劇增。

    武庫空了沒關係。增加到三十個的越城甩開膀子造,至於戰袍那是不需要擔心的,糧食的消耗也無所謂。

    差不多四個月,南郡的婦孺們用官府收購的布匹造出的戰袍總數有四十七萬件,原本也就是當做儲備,現下拿出來給那些叫花子也不算什麽事,反正一旦巴蜀的布匹到了又能裁剪出來。

    武器卻是一個大問題。戈矛這種兵器南郡規劃製造的數量已經有定額,各個越城現在一般是造長劍、短戈、長矛、弓、箭矢、重甲、皮甲等等本郡大軍急需的兵器。戈矛現下也就輔兵在用,結果輔兵現在有很多建製缺失兵器,不少輔兵將校對拿現役的兵器贈送給別人心裏不免有些意見。

    不明白的人認為拿出巨量的財富給予別人是一種損失,看得清楚的人在意的是短時間內提高的名氣與威望。

    談不上什麽力排眾議,呂哲花了六時間做出來的計劃書命人抄寫幾份給幾個心腹閱讀。他們幾乎沒有猶豫就大力讚成。很多東西不是財帛能夠實現的,能夠財帛實現的計劃付出多了收獲會更多。

    呂哲不是真的要集全郡之力打通道路到中原,三川郡有三十萬秦軍,現在去中原根本就是自己找罪受。南郡要自保需要有緩衝地帶,向北和向西擴展會牽動秦國敏感的神經。巴郡、漢中郡、南陽郡是擴張無望也就不存在什麽緩衝區,但是向東就不一樣了。前一次南郡出兵衡山郡隻不過是抓住機會打出一個勢力真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