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八章:蒯通的立身(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29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05

    感謝“右翼五大洲”“rung”“確定~”“Jiaei”“林之守護”“Jerry”幾位書友投下寶貴的月票!謝謝“秦軍遊騎”熱情的打賞,也多謝“hl”的評價票!

    晚上還有一章

    ……………………………………………………………………

    蒯通是個風趣的人,不知道為什麽呂哲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有這樣的印象。

    風趣有時候並不代表幽默,而是一種圓滑中給人如履春風的愉悅感。

    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點,永遠不要百分百的相信自己所看見的一切,懂得圓滑意味著有一顆玲瓏般的心思,若不是共同去經曆過什麽,這種人根本不會真的對誰忠誠。

    忠誠在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笑話,兄弟有忠誠,父子有忠誠,朋友也可以有忠誠,主從關係講忠誠就可笑了。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不是不背叛,隻是利益不夠。再則,主從就是上下級關係,何來的忠誠之呢?

    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呂哲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麽總是用猜度的心思在看待所有事物,很難對一個人產生百分百的信任感。或許,當一個人變成主宰之後,對誰都是不信任的?

    呂哲派人出去尋找人才在事後有做過專門的功課,一些自己記得人並不像想象中那樣。

    被陳餘劫持到碭郡的呂雉並不是一個花季少女,而是二十歲了還沒有嫁出去的“老女人”。這個女人在單縣十分出名。不是有才情也不是貌美仙,人長得倒是好看。家中是殷實人家不假,可是就喜歡白日做夢,非貴族不嫁。

    韓信更加不是一個整捧著兵書看的人,原先以為有二十來歲結果才十二歲不到。他因為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族叔家中,十歲之前整不是劈柴就是挑水,別看兵書,連字都不認識一個。到了十歲時他族叔的兒子啟蒙才跟著學字。家中不是武將世家,甚至連殷實人家都算不上。在這個傳承無比困難的時代。別兵書,哪怕是竹簡都沒有幾捆,有的還是大眾人家該有的《詩經》。

    蒯通並不是一個無名之輩,他在戰國時期就廣有名氣,時常行走於各國,更是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與眾多學子辯論過強國之道,以辯才聞名於列國。其人先學道後學法再學儒。後麵對雜學也起了興趣就跑去被秦國庇護的衛國,偶遇陰陽學士又對這門學術起了好奇心,對縱橫之道也略有涉及。

    曆史隻是記載而不是絕對的真實,呂哲早就看清楚這點,不過還真沒有見過一個比蒯通更加三心二意的人物,什麽都感興趣什麽都沒有專精。這大概也是蒯通為什麽到現在都會混的不如意的原因?

    讀學百家之餘,蒯通認為法家是強國的不二法則,研究後發現“法”“術”“勢”並不是法家的全部,認為法家的真理其實就是權變之術。其實他自己都沒有明白一點,權變之術在明朝之成了帝王之學。是法家、兵家、縱橫家、到家、陰陽家的混合產物。

    懂得多,而又沒有在某個領域有著作。那算不上是宗師或者名家。宗師一般都是自身有才情又有人鼓吹的產物,名家卻是在某個領域有很大建樹的大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