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六章:秦國的向北向南試探?(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00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10

    謝謝書友“清清狼”熱情的打賞!

    ………………………………………………………………

    練一強軍又談何容易?光是軍陣的操演就是長期累月的積累,而後還需要不斷地經曆苦戰,養成該支軍隊的鐵血的與軍魂。所謂鐵血不是嗜殺,軍魂的含義就更多了。一支軍隊變得鐵血不容易,想要擁有軍魂更是難上加難。

    蘇烈應變不足,讓他練兵必會死板。不過,重步兵本就需要死板,不需要有太多的變化,呂哲選擇他的原因就在與此。

    死板可以練成堅韌,這是重步兵練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陌刀軍陣遙遙無期,但是先將重步兵方陣練出來也是一個能夠借鑒的方式,隋唐的陌刀陣不也是從曆史長河的重步兵戰法中領悟出來的嗎?

    “需要開一個速成班了!”呂哲看著下方忙碌的蘇烈,對著蒯通:“軍中將領大多是跟隨我從夷陵平亂的微末有了今日,他們本是五百主居多,提拔成軍侯已經是極限,沒有相應的知識來履行校尉以上的職責。”

    自掌控南郡以來,呂哲就建立起一套製度,每戰必有文吏會記錄戰事經過。這樣做的用意是做戰後總結,以審查不足之處。後來,記錄戰事經過演變成更加規範,除了戰事的經過之外還會敘述參戰軍官在戰時的表現,本意是便於核實軍功,將官們經常會查看同僚在戰時的營地,漸漸成了互相借鑒的途徑。

    蒯通聽不懂什麽叫速成班,不過他也早就發現呂哲麾下很多將領是提格在用。他仔細查看過衡山郡之戰的文牘,從五百主被提拔為統軍之將的義兼打起來缺乏掌控全局的才能,作戰的指揮戰術也十分僵硬,根本不適領兵作戰。衡山郡之戰中,副將徐誌的表現要比義兼好上一些,雖也沒有發現有什麽操控戰局的眼光,可是在臨戰的戰術上運用得非常不錯,在他看來是一個可以培養的將才。

    蘇烈、梅鋗、季布、陳宣、義兼、雕定、共尉、娩杓、趙顯、昆川、武梁……,蒯通也一一查閱軍侯以上軍官的戰績,從夷陵平亂到衡山郡之戰,每場戰事的文牘都沒有放過。

    這些人,有人從稚嫩變得成熟,例如梅鋗、共尉、武梁這三人在作戰時有的穩重有的善於臨機破局,現下共尉更是被呂哲委以重任成為衡山郡的駐軍主將。有些人呢,如季布本也該綻放光芒,可是折戟於黔中郡的武嶺之戰。有些人職能轉換成了文官,更多則是原地踏步。

    有些文牘還不是蒯通能夠查閱,例如陳宣和趙顯的資料他就無權查看。

    三郡之地缺戰將,亦缺管理地方的文官,這就是為什麽擴張到了極限的原因。

    “八個月,主上從一無所有到掌握三郡不過才用了八個月的時間。”蒯通的話不像是在安慰,神態裏麵滿是信心,“戰將可以培養,官吏可以招募。主上不用過於憂心。”

    當然可以培養,可是需要時間!從現實情況來看,守勢也成為呂哲唯一能夠選擇的方略,不是願意這麽做,而是不得不這麽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