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章:三郡之主(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6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16

    呂哲對蕭何可以熱情,對張良卻不能顯得太過熱情隻需平易近人即可。

    是張良對呂哲有所求,呂哲太過熱情要麽把張良嚇走,要麽張良就會打蛇隨棍上提出過分的要求,這些都不是呂哲想要看見的。

    站起來請之安坐,呂哲又命人送來酒肉,這才道:“兩位都是遠道而來,一人為我在陽周的好友,一人是韓國丞相子孫,都無須客氣。”

    兩人都是文士打扮,不過蕭何身上的氣質帶著市井的氣息,畢竟他官職最高不過是一縣的縣城;張良則是哪怕落魄都有一種屬於幾代貴族才能養出來的華貴氣質,無論是坐還是舉盞請飲都顯得相當斯文。

    “蕭先生,陳餘老兒橫生枝節,在那裏可有受到什麽委屈?”看似針對趙國的陳餘,呂哲其實是在為張良話找一個契機,蕭何不是笨人哪有不懂,果然見張良放下了酒盞。

    “下動蕩,諸國複立,諸侯共抗秦國已經成為下大勢。陳餘是聽聞蕭先生有才,起了招募之心,後麵得知是呂候好友又派精銳一路護送到邊界,想來是一個誤會。”張良話的語速很慢,話的時候腰杆也一直直挺,“秦軍偏師王賁所部,半月之內席卷數百裏,趙國張耳與武臣領兵十餘萬於晉陽抗擊暴秦。呂候這邊亦是在與秦軍交戰,為大事謀,為下計,些許誤會呂候深思之。”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張良是趙國派來的客,要勸呂哲不為一些不愉快而耿耿於懷,應該放大心胸專注下大事,與陳餘摒棄前嫌,同與趙國共抗秦國。那句“抗擊暴秦”更是得鏗鏘有力,瞬間就將呂哲與其他反對秦國的人劃為一個陣營。

    呂哲麾下的兵卒和文武官員差不多都是來自六國,從一開始就沒有辦法追隨秦國的腳步,因此才會選擇自治。他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秦國沒來攻之前他還能有所選擇,不管是閉門發展再打一打百越,或者是協同秦國打著掃除叛亂的旗幟擴展南方的地盤都是選擇之一。

    司馬欣率軍南下之後,呂哲已經被打上叛軍的標簽,與之秦國除非他甘願就死不然率軍與秦國作戰已經成了單項的選擇。而似乎他的部隊早早就在等待今,軍隊在得知秦軍南下之後才會顯得穩定,不但情緒穩定還隱隱有些期待,這從前線兵堡的抗擊和援軍上去能夠力戰都能看得出來。

    南郡有這樣的局麵一部分是出自呂哲自己的手筆,更多是麾下部眾的訴求。其實話回來,要是呂哲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效忠秦國。那些被強迫著遷移到南方的人早就將他殺了,哪還有今?

    “陳餘的事情不是事,他擄我好友、姬妾,不是單純的放人就能解決。”態度必需表出來,這是身為三郡之主該有的作態,呂哲深知這一點。他又:“我軍與趙軍不同,趙軍無能半月失土數百裏,一郡之首府在十萬秦軍圍攻下岌岌可危,先生可看見秦軍有一兵一卒進入南郡?”意思就是。他刻不是什麽軟柿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