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四章:最後的尊嚴(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1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28

    一支軍隊投入作戰要多少時間來進行準備呢?要看該支軍隊的建製和軍律是否完善,更要看一軍之主將對該支軍隊的掌控力。

    項梁已經決定拿出八千子弟兵這支精銳的部隊,所謂兩萬的正軍是來自會章郡以及會稽郡那些原先被秦國操練過的郡縣兵。

    八千子弟兵由項氏在原來楚國敗亡期間挑選出的軍官為核心,後麵又秘密招募了不少勇士,每一人都是精悍的壯士。他們之中有差不多兩千人裝備了由龍氏打造的鐵器,這些鐵質的兵器十分鋒利,拿他們與青銅兵器互斬,鐵質兵器或許會出現缺口,但是青銅兵器必然是被斬斷的下場。

    龍氏在會稽也是大族,他們與項氏是世交,其家族不但善於治金,家族中也不缺乏武勇的男子,像是龍且就是一個代表,除了龍且還有龍闕、龍俊兩兄弟也在項氏麾下效力。

    項氏對龍氏的重視不是看重其武勇,從根本上來其實重視的是龍氏的治金能力和財力,龍氏的治金作坊不下於十個,不過主要在打造的還是青銅類的兵器,鐵質兵器的產量受限於技術的原因產量並不高。

    現下會製造鐵質兵器的不止會稽郡的龍氏,許多家族其實都會煉鐵和打造鐵質兵器,差別就是質量沒有龍氏的好。在中原地區,趙國、齊**隊使用的兵器就是大部分為鐵質,可是由於技術不過關充滿了種種缺點,他們之所以使用技術不過關的鐵質兵器純屬出於無奈。

    中原地區一直是華族棲息生活的區域,當地的礦產早在幾千年的開采中消耗得差不多,銅礦幾乎沒有之下哪來的材料打造技術已經發展到頂峰的青銅治煉,所以隻能使用技術相對不合格的鐵質兵器。

    呂哲要是想的話也能像趙軍、齊軍那樣換上鐵質兵器,不過經過實驗,造出來的鐵質兵器與青銅兵器互斬,尷尬的是鐵質兵器這種領先一個時代的兵器被青銅兵器給斬斷了,因此列裝“鐵器時代”的鐵質兵器一直沒有提上日程。

    龍氏對煉鐵的技術其實沒有多麽高明,就是增加了鐵的密度來增強堅硬程度,龍氏掌控的是關於煉鐵的合適的溫度和錘打技巧。掌握好合適的溫度之後一直不斷的錘煉,也就是鍛和煉,差不多就是一種百煉的手法。這種技術在西漢時期因為西域的技術流入中原而發展成熟,後麵在東漢時期衍生出百煉鋼的技術。

    百煉的這一個技術門檻南郡的越城其實也摸到了,不過匠師們沒有找到使鐵的密度增加的元素,所以怎麽試驗都是無法改變鐵脆和易碎的缺點。增加鐵的密度最好的方法是加入一種叫碳化矽的元素,就像是青銅需要加入錫和碳一樣,不過現在可沒“化學”這一知識,元素表更是連影子都沒,隻能靠一次次的試驗,用蒙的方式來碰運氣。

    龍氏鍛造而出的鐵為黑色,兩千身穿鐵甲拿著長劍盾牌的子弟兵一出現時,一眼看去就是一片內穿土黃色戰袍外披黑甲的武士,他們被列在最前方,後麵是六千也是穿著土黃色戰袍但是披著青銅甲的悍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