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四章:巨盜與歎息(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2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31

    衡山郡被動亂造成的創傷一直沒有得到恢複,呂哲派軍拿下衡山郡後一度還將本地的黔首移動往南郡,共尉成為衡山郡的軍政大總管後也沒有足夠的勞力來改善衡山郡的現狀。

    整個衡山郡自動亂和移民後一直是維持在四十多萬左右,兩個月前呂哲倒是短時間的將目光轉移到衡山郡,南郡的一些惠民政策也在衡山郡執行,不過相對於高速發展的南郡,缺乏勞力的衡山郡依然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

    衡山郡在戰國時期是楚國向中原進兵的軍事重地之一,其本身的農業並不發達,當地的手工業受到戰爭的創傷也基本是被破壞,現下基本是依靠南郡輸血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若是按照唐朝的定義,衡山郡該是一個糜州,既是有了這麽塊地盤比沒有還拖累財政的疆土。

    呂哲取衡山郡是為了在戰略上達到攻守兼備的作用,不然衡山郡比之農業相對發展得不錯的蒼梧郡還雞肋,現在衡山郡也總算是到了該發揮出她該有的軍事價值的時候了。

    七萬大軍的集結花了兩的時間,至於物資的調配倒是隻用了一個下午,共尉輕裝趕往軍營時,七萬大軍早就是一副整裝待發的狀態。

    呂哲軍的軍律和建製與之秦軍沒有多大的區別,從某些方麵,比如職權分配、調動事項、互相增補等細節上甚至比秦軍要優良那麽一些,所以共尉基本上是不用操什麽心,到了軍營再次與軍法曹、掌佐核實呂哲發布的軍令,七萬大軍也就出發。

    衡山郡地形狹隘,整個郡隻有寥寥邾縣、西陵縣、鄂縣、期思縣、弋陽縣這五個。,當初盤踞衡山郡的鄧宗發展到一定的人數後跨郡擴張拿下九江郡的安豐,後麵義兼與徐誌追殺鄧宗也是拿下安豐,因此呂哲在九江郡也算是有塊橋頭堡。

    九江郡目前該是南方各郡中還在“諸侯混戰”的一個郡。這個郡會還是目前這樣的現狀。與之呂哲、項梁、桓楚、陳餘、田儋等人絕對脫不了關係,誰讓九江郡處在秦、齊、楚中間呢?這樣一來誰都會咬下一口,或者是培養代言人。

    在戰國時期九江郡的歸屬權一直在變,後期是被楚國拿下。當然,那個時候九江郡這個稱呼可是有兩個,一個是現在的九江郡,另一個現在更名叫廬江郡。區域自然也不是現在的範圍,現在的九江郡比起以前來要非常多。

    共尉的衡山軍團選擇的是北上安豐,他們需要跨越一個多山地區,在後世這裏叫大別山。現在的稱呼叫衡山山脈,其地域與後世自然是有所不同,畢竟現在可是“兩千多年前”。

    此時的衡山山脈估計不是兩千年後大別山那樣,山脈範圍並不是太大,不過現在的山林基本都是躲避戰亂躲藏起來的人,共尉在治理衡山郡的時候有派人來勸導山林裏的人回鄉,不過效果嘛,還真的不好。

    前一段時期有一支流民或者叫武裝從陳郡跑到衡山郡,進入衡山郡地界的時候本來是要安排地方定居。後麵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竟是有一股一百多人的隊伍跑進了衡山這片山林,共尉本來是要在這裏從南郡回軍後處理,得到呂哲傳來再次出戰的命令倒是把這件事情延誤下來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