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一章:欲~望(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3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0:52

    無論是從身份上還是從感情上,呂哲永遠成不了列國的一員。 。這並不是因為呂哲是秦人的身份,而是列國的君王不會允許一個非貴族出身的人站得太高,平起平坐都不允許,怎麽可能給予呂哲一個超過他們的機會?

    後世的史學家有做過專門的研究,從夏到秦一統,華夏社會一直都是處在貴族統治的環境下,是陳勝和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並成功的起兵,且是在非貴族的劉邦最後一統下才結束貴族統治的這一壁壘。

    什麽意思呢?就是在沒有人成功以平民的身份成為下之主之前,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他們從來都覺得貴族身為第一等人來進行統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劉邦會成功的成為下之主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其一就是陳勝先稱王,在貴族統治下的這一道壁壘上線敲開了一道裂痕。其後,勢力強大的項羽在分封的時候,劉邦成了漢中王,許多非貴族出身的人也成為諸侯王,算是又進一步的瓦解掉非貴族不可為王的壁壘。

    在秦末混亂中,從春秋到戰國的一些體係在不斷的混戰和破壞中消失,從某些方麵來那時候的貴族自己已經陷入無休止的互相攻伐,再有一個項羽不斷作為靶子讓眾人不得不團結,在團結中淡化貴族與非貴族出身的身份,那麽壁壘的消失也就不那麽令人意外。

    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嗎?很顯然,很多成功都是可以複製。

    那麽環境呢?環境是不變的嗎?按照無數種理論,可以斷定一個的改變就能夠讓環境完全變得不一樣,所以環境是不可複製的。

    呂哲從來都知道因為自己的出現已經讓曆史變得完全不一樣,曾經的環境不會再重現,發生的一切也都將變得截然不同,他要走的道路已經無法從原有的曆史來判斷對錯,最後能不能獲得成功。

    不過有一項呂哲十分的肯定。他走的是一條與劉邦完全不同的路,在這條路上不會有真正的盟友,有的不過是自己實力的強大才能生存下去,才能讓列國忘記他是一個秦人,使得列國隻能巴結。

    對於呂哲來,秦國的存在是必要的,至少是在他認為自己有實力自保,乃至於可以逐鹿下之前秦國絕對不能滅亡。所以,他會保持與列國的聯係,但是絕對不會大規模的揮兵攻秦。在有必要的時候。他不但不會攻秦,甚至可能協同秦國對列國發動攻擊。

    一個僵持著,一個情勢複雜的下局勢對呂哲有利,可以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來壯大,在此之前劇烈的變動一點都不能有。所以不管是秦國、還是趙、魏、韓、齊、燕、楚,她們都應該繼續存在下去。

    在這個前提下,呂哲願意幫助相對弱的魏和韓,從物資上給予可以讓魏韓兩國繼續生存的保障。

    同樣是在那個前提下,呂哲可以容忍趙國製造謠言而不發兵進攻。秦國若是真的要支撐不住他也會發兵相救。

    “可是我還是不明白,一直按照實際的需要選擇對我們有利的事情做,沒有一點立場的話,那樣一來我們不是在為自己樹敵嗎?”韓信錐嫩的臉上有著太多太多的不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