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章:百家?(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01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00

    不知道為什麽,站在即將建成的宮城城樓之上,眼見城內多處建築物群依然成型,漸漸有了城市規模但是略顯冷清,呂哲此時此刻很想‘吟’唱曹‘操’的《短歌行》。

    不是描述“周公吐哺,下歸心”這首,而是“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這首。

    《短歌行》有兩首,第一首是在赤壁飲宴時曹‘操’所頌,第二首是在建安時所創,兩首不同意境的詩賦表達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

    當然,呂哲隻是借其詩賦在抒發自己那莫名其妙的情感,壓服下諸侯,使自己的名聲傳遍下,身為男兒又有誰沒有這樣的雄心?至於和齊恒公齊名,這句則純然隻是順帶,齊恒公成就的是霸業而不是偉業,呂哲的腳步不想止步於此。

    在這個年歲,詩賦並不是太過流行,現在很多家傳淵源的氏族,他們在聊話的時候經常會引用《詩經》裏麵的詩來表達他們的心情和想的話,一般拿出來用的是《雅》,當代的人反而極少自己創作詩賦。

    呂哲曾經剽竊過蘇東坡的《念嬌奴》,就是那個什麽“大江東去”的那首,聽到的人可沒有什麽震撼的感覺,一些有著不錯傳承的人反倒是覺得與《詩》的押韻不符,顯得有那麽點怪怪的。而不懂得《詩》的人們,他們覺得什麽周郎什麽喬的都是誰。竟是讓自家主上那麽作賦想念。

    啊!丟人啊,呂哲似乎是將想要剽竊的詩給搞錯了,想要剽竊楊慎這位明代詩人結果剽竊到宋代詩人蘇軾身上。他又找了個機會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這另一首《臨江仙》給詠頌了出來。

    反應依然是出乎呂哲的意料,這年頭的人怎麽就那麽沒有藝術細胞呢,沒人喝彩不,看他的眼神要有多奇怪就有多奇怪,一些武將因為想在整編軍隊的過程中調到主戰部隊,粗人們根本沒聽懂“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是個什麽意思竟然叫好。

    《臨江仙》是氣勢磅礴,可是總得來是有英雄遲暮的一種感概。聽懂了的人以為呂哲是喪失了進取的鬥誌,怎麽可能會叫好,隻有聽不懂的人才會喝彩。

    剽竊果然是不能照搬硬套,呂哲剛剛意氣風發地在長江邊上詠頌完。回到城內麵對的是一幫人臉‘色’惶恐地勸,什麽“大業剛起,正是逞盡雄風的時候”,什麽“兵強馬壯怎麽能有遲暮之心”,一堆話給砸過來,呂哲什麽興致都沒有了,反而成了一臉的尷尬。

    大爭之世,強武而不盛文,才華不是顯示在作詩詠賦上麵。有能力的文人講求的是賣‘弄’治世安邦的才學,作詩創賦……似乎是旁‘門’左道來著?

    在現今,要是隻會賣‘弄’風月文‘騷’。那就是一個連‘混’吃等死都沒人接納的命,甚至是會種田會做匠物都要比那一類的文人受歡迎,所以這是百家爭鳴的年代。

    呂哲對這麽一個時代比較無語,華夏傳承就是詩、賦、詞……好像也不對啊,那是儒家的價值觀,其它學派講的好像是能對治世安邦有用。要麽就是能改善生活,要麽是能使莊稼長得更好。要麽是能強軍盛武……‘精’神文化似乎不是那麽講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