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章:該不該重用(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0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03

    將自願留下的五萬秦卒送回秦國?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不過話又回來,呂哲已經頒布了軍餉製度,而其他勢力似乎沒有跟上,在這種現狀下哪怕呂哲真的願意讓五萬秦卒返回秦地,估計那五萬秦卒自己都不願意。

    當兵不但能吃糧還能獲得軍餉,這是一個驚動地的變化,不但使呂哲在軍隊中的威望變得不可能被動搖,民間對於殘軍的熱情也是熱烈得驚人。

    呂哲目前的現狀是軍隊過多,對於民間參軍的熱烈隻能疏導,因此每年冬、夏兩季頓時間的兵役也就運營而生,不但完成了初步的全民皆兵戰略,還滿足了民間對參軍的熱情,畢竟兩季的兵役也是有軍餉可得。

    在五郡,一切新的政策很得民心,惠民政策自然是不用過多累牘,取消徭役改為有償的募工這一個就令五郡黔首感到難以置信的同時,幾乎將頒布這一套政策的呂哲當成是聖人再世。

    秦國為什麽會被稱呼為暴秦?除了在統一之戰中如狼似虎之外,更多的是因為諸多繁雜和頻繁到令人無語的徭役。

    古時候出門不易,道路的製約時其一,其二是鄉間野獸多到恐怖,所以也就有遠親難親的法。

    平常出遠門都那麽不易,不準會在某個地方迷路自此失蹤,或者是倒黴了遇上無法抵抗的野獸成為畜牲腹中之食。

    秦國征發徭役一般是要前往北疆或者西北,那麽被征調的徭役若是秦地還好,要是山東和南方的郡縣接到徭役通知,出門後能不能活著回來真的沒譜。

    徭役苦,但不全是秦國才會有徭役的製度,要知道從有夏一朝徭役的製度就已經存在,隻是秦國征發徭役所產生的傷亡率太高,因此才顯得較為殘酷。

    在呂哲解除徭役改為有償勞動起,其實呂哲在五郡的統治就變得無比的穩固,再有軍方得到諸多好處死心塌地的效忠,呂哲想不崛起都難。

    內部的穩固是發展的良好契機,五郡迅猛的建設在外人看起來有著諸多的謎團,可是對於了解呂哲頒布什麽政策的人卻是覺得理所當然。

    “民心可用,軍隊忠誠,隻要三年,最多五年,主上參與中原爭霸不會有輸於列國乃至於秦國的劣勢。”蕭何這話的時候神情無比的輕鬆,他話的對象是一幫從沛縣一起來到南郡的老鄉。

    曹參、夏侯嬰、周勃、雍齒、盧綰這些人被帶到南郡後因為種種原因而分開,夏侯嬰被調往衡山郡,曹參被調往廬江郡,周勃、雍齒、盧綰雖然是在南陵卻無太多相聚的時間。

    今他們得以相聚也不是出自蕭何的運作,而是呂雉得到呂哲的同意後,將從沛縣過來的人聚集在一起,地點正是在呂哲的府邸。

    呂哲對這一幫人其實比較上心,一直就想找個機會多多接觸一下,然後長久以來不是作戰就是忙於公務,要麽就是這些人有各自的職責在身,直到今才有機會看看這一幫“大漢開國元勳”。

    認真起來,能夠被曆史所記載就絕對不會是一無是處的人,他們在曆史上也證明過自己的能力,呂哲起了考校和培養的心思並不是多麽難以理解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