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七章:一個就夠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3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07

    完成計劃中第一年建設的勞力空缺解決了,呂哲當然是會鬆了口氣,但是新的問題又產生了。

    為什麽要整編軍隊?一方麵是因為軍隊數量過於龐大,軍中的老弱需要進行甄選,組建一支全部由青壯為結構的部隊。另一方麵,很短時間內膨脹起來的軍隊,很多都是成建製的投靠過來,必然是要打散拆分,用此來消除山頭主義的形成。

    呂哲整編軍隊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想要使軍隊不被老弱給削弱戰力,也是加強自己對軍隊的控製,同時還將後世觀念中的常備軍、主戰軍、戍衛軍給細化出來。

    像是南部、東部、北部三個軍團,還有未來必定會出現的西部軍團,這些都是屬於常備軍,亦是所謂邊軍的編製,也叫常備軍。

    正在編練的禁衛軍,籌備組建中的禦林軍,這兩支部隊則是主戰軍團,也就是所謂的主戰軍或者叫野戰部隊。

    各地兵堡必要的守軍,各個要道的駐軍,這些則就是所謂的戍衛軍。

    要是按照朝的稱呼,那就是甲等軍、乙等軍、丙等軍的待遇,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是禁衛軍、羽林軍作為甲等軍的建製,東、西、南、北軍團作為乙等軍的建製,各地兵堡、要道駐軍為丙等軍的建製。

    劃分出嚴格的等級並不是為了好聽,每個等級不同的軍團,他們的兵力數量、裝備、補給份額。在很多方麵都會有很明顯的區分。

    禁衛軍未來的編製不會低於十五萬,其中騎兵的數量至少會達到四萬,如重步兵這個其他部隊不會有的建製也不會少於兩萬。弓弩手已經確定為編製為兩萬,餘下的士卒每個也都會有身穿甲胄的待遇,如長矛兵的皮甲,樸刀兵的鐵甲。這樣的待遇遠遠要高於其他部隊。

    對於禁衛軍的建設,呂哲采取的是緩步擴充,並不是第一時間就將十五萬的建製一步到位,按照計劃禁衛軍的成型會比較慢。組建的兵源也不是依靠招募,而是會從常備軍、戍衛軍當中‘抽’選。第一批的建製為五萬人,後麵將不限定時間一一籌建完畢。

    從東、西、南、北軍團和戍衛軍當中‘抽’調‘精’銳補充禁衛軍,這也是呂哲未雨綢繆的一部分,無非就是保證禁衛軍(中央軍)的強悍。對其餘軍隊形成一種製衡,來保證中央的絕對武力優勢。同時,絕對‘精’銳的禁衛軍,在未來也是擔當開疆擴土的軍團,保證其戰力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至於羽林軍(少年軍)嘛,實話想要擁有戰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起碼需要個五六年那些少年才會長成。

    這一切一切的布置都是建立在第一期的全軍整編前提下,為未來打下牢靠的基礎,然而長沙郡的變局需要擁有足夠數量的軍隊南下。這麽一來似乎又將呂哲的計劃推緩了。

    蒯通、蕭何、燕彼,這三個人,一個是徘徊於軍師和參謀身份之間的人。一個是掌管民政且是軍隊後勤的總調度官,一個是情報係統的頭目,他們是清楚呂哲打算的人,除了他們就沒有其他人知道呂哲關於整備軍隊的全盤計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