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章:無奈啊(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2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15

    投降啊,為什麽不投降?

    要是黃氏、甏氏沒有投靠呂哲,連氏會想一下抵抗,但是黃氏和甏氏已經站在呂哲那一邊,連氏抵抗就沒有什麽作用了。

    不是連氏有將近十萬守軍抵抗沒用,而是這個時代的思想是城破了還能逃,逃到荒野還能利用熟悉的地形來反抗有翻盤的機會。

    呂哲軍有強悍的攻城器械和凶猛的士卒,呂哲還有更多的士兵沒有前來,抵抗或許可以撐一段時日,可是注定是要破城。另外,呂哲有同樣熟悉地形的黃氏和甏氏作為幫凶,抵抗了城破之後沒有再反抗的機會,那麽以其拚命之後加深仇恨,逃出城也會被同樣熟悉地形的黃氏、甏氏帶路者領著呂哲軍追得沒處逃命,那不如再沒有交戰之前降了。

    軟弱嗎?不不不,按照這個時代的思想,完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投降於一個霸主沒什麽好丟臉的,再則是連氏怎麽都還有近十萬的武裝,沒有抵抗就進行投降對方也不好對他們太過苛刻。為了安撫地方做一個好榜樣,呂哲對有能力抵抗卻幹脆投降的連氏沒有理由進行誅族殺戮,還需要妥當的照顧。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一個時代的思想,就像呂哲明明是已經從行為上反叛秦國,可是沒有舉起反旗之下,不但是秦國包括列國誰也不能稱呼呂哲為反賊。以逆臣形式存在的呂哲列國願意交好接觸,秦國也隻能在最大限度上忍受著。實話,要是呂哲成了反賊,列國哪怕是與秦國處於交戰狀態也隻能斷絕關係並譴責。

    為什麽?君權至上的時代啊,國王們傻了才會去讚賞某國臣子的反叛,那不是鼓勵自己的臣子也造反嗎?所以就出現一個現代人看起來很奇怪,但是絕對符合當時的情況,呂哲作為逆臣實力強大。沒有舉起反旗之前,對於呂哲秦國極力忍耐,列國也交好巴結,但是除了個別心思不正的列國臣子,無論是誰絕並不鼓勵呂哲自立為王。

    項氏為什麽一直處心積慮要呂哲稱王,那是要打破從夏到春秋戰國君權至上的規則。第一個打破規則的人肯定是要成為舉世公敵,這就是為什麽曆史上陳勝沒有稱王打著複楚擁王能一直獲勝,稱王之後內部恐懼分裂的最終滅亡原因。

    有著後世思想的呂哲不稱王可能沒有洞悉這個時代的規則,他估計也是沒有想到列國王室的反應,但是他知道陳勝稱王後的下場。

    同樣。若是呂哲親自率軍攻打零陵,麵對連氏不戰而降可能不會遵守這個時代的規則,去好好的安撫有抵抗能力卻投降了的連氏,但是身為這個時代的駱搖卻沒有太過苛刻地對待連氏,解除了連氏的武裝之後隻是讓他們趕緊選出新的族長,然後快快地去向呂哲服罪。

    春秋戰國的很多規則都是在劉邦建立漢皇朝之後消失,其實也沒有太多的理由,隻不過是身為泥腿子卻成了下之主的劉邦沒有經過係統化的教育,一切草創之下規則被全麵的推翻。從漢朝建立之後一切夏到秦亡之後的普世法則都不再被承認。其中就包括不管是什麽出身,隻要有能力推翻統治者就能當下的主人這一條,朝代輪換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