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六章:應接不暇(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3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20

    經濟相關學在春秋時期早就有了,涉及到了經營學、金屬定位等等。

    所謂的經營學是管仲首先提出來的理論,最為出名的就是鹽鐵收為國有,為了達到增加稅收的目的還鼓勵開妓院等等。

    而金屬定位其實早在夏朝時期就已經定下,不過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才算是真正成了普世法則,例如鼎狀、刀狀、鏟狀、圓狀等等的錢幣就是用銅來做成,既是所謂的金屬貨幣。

    現在什麽金屬比較貴重有著很粗糙的看法,銅之所以珍貴有著太多的理由,裝飾品一般是銅器,與生產有關、與殺伐有關、與祭奠皿器等等的工具都是需要用到銅,銅自然就是用途最廣的金屬,怎麽又不顯得珍貴呢?

    若現在有什麽“本位”的話,一直到銀子成了貨幣之前都是屬於“銅本位”時代,銀本位的開始是華夏銅明顯不夠用,銀逐漸成為更高一級的貨幣才取代了銅。

    銀現在的用途相當少,除了製作成女兒家的飾品,還真的不知道用來幹什麽。至於打造成用餐的皿具,估計現在也就呂哲在那麽幹。

    現在的用餐工具很少,筷子還在被稱呼為“箸”,湯匙還不叫湯匙叫“勺”,另外用餐的必備用具還有“匕”其實就是刀子,而叉子必然也要有。

    箸是南方人吃魚生的時候才會用到,在北方很少看見這玩意。

    刀子的用途不是用來殺人,是吃肉的時候都是一大塊,總不能整塊抱著咬吧?所以需要匕首之類的東西來切割,必要的時候也是作為自衛刀具。

    叉子……除了叉肉嘛,很多時候就是往水煮鍋裏撈東西的工具,匕首切完肉之後也是用叉子送進嘴裏。

    實話吧,現在吃什麽基本是用水煮,炒菜還需要到宋朝才出現。人們吃東西要麽是餅類,要麽就是水煮的鍋(泛指丟進桶裏煮的任何食物),基本上就是用手抓的。(想象一下印度人吃什麽都是選擇徒手就對了。)

    任何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除非是近現代,不然穿越的時代越是久遠,每一個穿越者都能稱為“發明家”。所以呂哲治下的“箸”改了個稱呼叫筷子,湯匙也得到“正名”,連帶鐵鍋也給“發明”了出來,有了種類多種的鍋,平底鍋一出現炒菜立刻就麵世。連帶自來水、衝洗馬桶、吊輪、齒輪、螺絲釘、車軸……反正隻要呂哲想到了什麽或者想運用什麽,一件件東西就給“發明”出來了。

    什麽?螺絲釘是技術活,需要車床?不知道先製作一個有旋轉齒的鑽子針對模子進行開鑽就會出現模具麽,然後使用灌鑄法那麽一整,螺絲就出現了。

    其實挺悲哀的啊,沒電的時代,什麽電視、電腦之類的東西沒有,習慣了現代生活的人來到這麽一個時代了,又是一個勢力的君主能做的娛樂就是聽那些不符合審美的音樂。看一群女子擺動物造型的舞蹈,想要做什麽就必需自己“發明”,很不容易的。

    呂哲有一點比其餘的穿越者要好,他拚死拚活之後有了大片的疆土。雖還有列國存在,可是總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進行戰爭。閑暇的時候就能開始自己的發明大業,發明出來的東西因為是出於他的手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之下,不用他自己去下行政命令推廣,隻要是有用的東西立刻就被吸收並運用在生活之中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